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五十五章 義學大課 (第1/3頁)

燕市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晚,李易一直在琢磨義學的問題。

他想起了後世的農民講習所。

那個時代,太祖連農民都要爭取,現在自己能把送門的知識分子推出去?當然不可能。

一張紙,可以畫最美的圖畫,所以自己才搞義學,把任月這些一張白紙,塗抹了自己的理想。

現在這一張紙,已經畫了一些東西怎麼辦?

怪這些人求財心切,太功利?

不對,如果當時太祖不提出打土豪,分田地,沒這個好處,農民誰跟你去玩命啊。

那麼,自己能給這些人什麼呢?這個識字率很低的時代,幾百知識分子,還是年輕的知識分子,這都是寶貴財富啊,決不能拋棄他們!

第二天,向陽義學宣佈:“三天後,由少師李易親自授課,歡迎所有願意學習的人來聽課。”

已經是初夏時節,惠風和暢,楊柳依依,偶爾還能聽到遠遠地“哞~”的牛叫聲。

向陽大院裡,席地坐了近2000人。

這些人有不識字,希望入學的。有識字希望有個工作的。還有秀才甚至舉人。三天時間,周圍各縣甚至太原都有人連夜趕來。

這些秀才舉人不是要入學,而是想聽聽李易的見解。畢竟這個人辦著大明最大規模的義學。他們也靜靜的坐在人群。

初夏的風安靜的吹拂,彷彿也想聽聽李易在講些什麼。

李易徐緩清越的聲音迴盪在向陽大院:“各位同學,姑且讓我這樣稱呼,同學同學,是共同學習。我今天要說的,是我自己的想法、看法,而不是聖人學說。聖人的學說都在書本呢,我說的還不如許多在座的說的好呢。”

許多人發出善意的笑聲。

“我要說的第一件事,是人生識字糊塗始。有人說,不是人生識字憂患始嗎?怎麼改了?

我想說:許多人不讀書還好,一讀書,反過來糊塗了。不讀書的時候,還知道孝順,還知道仁義,一讀書,只知道書自有顏如玉,書自有黃金屋了。一心求官,做了官,蠅營狗苟,完全忘了書教我們的道理。

這樣的讀書人,完全是社會的蛀蟲。

大家都知道北宋大儒張橫渠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會背這幾句,咱大明的讀書人,天天做八股的,更會這幾句。但是有幾個做到了這幾句呢?”

有人舉手問:“您做到了嗎?”

李易道:“沒有!”

大家都有些疑惑:你自己也做不到還說什麼。

李易接著道:“我自問自己做到了兩個字,那是:仁義。

什麼叫仁義?我的理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身邊做起。我自問對父母,對親朋,對鄉鄰,對我的學生們,我做到了這兩個字!”

大家紛紛點頭。

李易道:“我在京師開了一家保險公司,其有一種保單是四萬五千兩銀子一份,這個保險單很搶手,轉手可以賣10萬兩以的銀子。”

滿場發出“哦”的一片驚呼。這些人頭一次聽說一個單子轉手是幾萬兩銀子的利潤,這簡直在說神話,都緊緊盯著李易。

李易繼續道:“一個京師的大富豪,家裡開著毛皮作坊,僱傭的全是女童工,而且還糟蹋這些小女孩。這是不仁義。我想不出對自己身邊人都不好的人,會對別人好。我收繳了他的保險單。”

“好!”不少人喝彩。

李易道:“可是大家知道嗎?他是京師崇德寺大善人,善款榜排第一的。”

李易道:“我給咱大明各地的200名富豪開個會,他們每人在我開荒團管地遼東,各買了10萬畝地。”

眾人又是一片驚呼:“10萬畝地?!”

李易道:“萬歲爺封我做海外開荒使,有專司決斷權。我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在遼東對自己的僱農敲骨吸髓,我砍下他們的腦袋。

別的地方我不管,也沒權利管,大明的海外,凡我開荒團所在,我——是規矩!”

“好~”滿場再一次喝彩!

李易繼續道:“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學員去了哪。他們去了遼東,要開400多個學堂,這些學堂名字叫——仁義學堂!”

有人舉手說道:“少師大人,聖人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您的所作所為,一直在拿錢誘惑別人跟你合作,是不是有違聖人教誨?”

李易道:“倉廩實而後知禮節,

《大明開荒團人物介紹》 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五十五章 義學大課(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