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 (第1/2頁)

路邊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管彥作揖道:“管某來晚了,請諸位原諒則個。”糜竺笑到:“不晚不晚,來來,愚兄為汝介紹我徐州英才。”

說著糜竺指向左手邊嚴肅之人道:“此乃張昭,張子布。”又指著第二人道:“此乃諸葛珪,諸葛君貢。”接著指向右邊的年輕人道:“此乃陳登,陳元龍。”糜竺一個一個介紹,管彥也一個一個的作揖,口道:“久仰。”

表面平靜,但是管彥心中還是很澎湃的,因為又遇到牛人了:張昭江東二張之一,孫策在江東創業時,闢張昭為長史,以管仲視之。孫策臨終時,將孫權託付於張昭、周瑜。遺言“內事托子布,外事全賴公瑾”,可見張昭的能力之高;

那個陳登,管彥也有印象,好像也很厲害,不過出場很少。

至於諸葛珪,管彥就完全沒印象了,不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跟糜竺等人走到一起的自然也不是等閒之輩。

糜竺介紹完了眾人,又指著管彥說道:“這便是竺近交小友,青州管彥。”眾人自然口道:“久仰,久仰。”寒暄一番後,管彥走到自己的位置坐定。

這時糜竺舉起酒杯說道:“今日相聚,諸位需盡興而歸。來滿飲此杯。”管彥等四人皆舉杯一飲而盡,一杯酒下肚,氣氛也漸漸活躍了起來。

最嚴肅的張昭倒是先開口了:“昭聽聞管公子機智聰敏,有一事請教。”管彥心道:吃飯還要考驗?心中雖不滿,但管彥依舊微微一笑道:“請教不敢,若彥知曉,必坦言之,子布先生請講。”

張昭捋了捋鬍鬚道:“此樓名為望海樓,然卻無海,昭愚鈍,不知何故?”聽到這個問題,糜竺看了一眼張昭,再看了一眼管彥,他知道張昭是什麼意思,雖不想管彥為難,但更想聽聽管彥的答案,如果一言不合,自己最多充當和事佬罷了。

管彥思索片刻,站起身來走到窗邊,開啟窗戶,管彥挑目看向遠處,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下邳城內的景『色』若隱若現,徐徐清風吹來,吹動著管彥散落下來的髮絲,管彥閉上雙眼享受著,輕聲道:

“本為望海築此樓,豈料遠近皆望樓;風晨雨夕獨登臨,方知何處是徐州。”

一詩唸完,“啪、啪、啪。”有人擊掌三下,管彥回頭一看,原來是陳登。陳登緩緩站起道:“妙哉,妙哉,管公子好意境。今夜能與公子對飲,生平之大幸也,登敬公子一杯。”說罷,舉起酒杯,仰頭飲盡杯中酒。“元龍嚴重了。”管彥說著也回身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諸葛珪也起身道:“徐州之有望海樓,全因本地仕人身居城郭而志存高遠,徘徊泥途而心在滄海,築斯樓也,可時時登高,俯視遐邇,以極目暢懷。公子前來徐州不過十日便能體會築樓之用意,一首詩道盡其中奧妙,當浮一大白。”說罷也滿飲一杯。管彥連稱過獎,也回敬一杯。

糜竺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子布,當下可知竺之言語非妄言也?子布啊,陳元龍、諸葛君貢皆已敬酒,我等怎能落人之後?來來來,你我共敬管公子一杯。”管彥聽到此話,心中想到:原來是糜竺你在『亂』嚼舌根,怪不得張昭上來就要考驗我。要知道這個時代文人之間交流不看背景,只論才學。張昭定是聽糜竺誇自己,這才心中考想教一番。想歸想,管彥手沒停下,管彥與糜竺、張昭碰杯後再次一飲而盡。

連續三杯下肚,管彥腦袋有點發熱了,他深吸一口起,居然再次斟滿一杯道:“彥年少,世事尚不知萬一。今黃巾四起,天下大『亂』,彥聞徐州多俊才,不知何以教我?”

來而不往非禮也,管彥三杯下肚,腦子也發熱了,這是在回敬張昭的提問,也考驗一下在座的四人。糜竺若有深意地看著管彥,心中定在想:你身為黃巾賊人,還以黃巾作『亂』為題考教眾人,真是不拘一格啊。思索片刻後,諸葛珪輕捋鬍鬚,微閉雙眼道:“蟻賊作『亂』,乃疥癬之疾。朝廷已發重兵剿之,無需多日,便可剿滅黃巾,我大漢亦可重振雄風。”管彥微微笑了下,心想:你前半句說的不錯,不過想要大漢“重振雄風”估計是不可能了。

這時,陳登搖頭晃腦地念到:“非也,非也。”諸葛珪聽到這句話,眉頭微皺道:“元龍何出此言?”陳登笑道:“黃巾作『亂』確不足為慮,然朝廷令四方諸侯、地方大族皆自招募兵勇,以抗黃巾。登斗膽妄言,黃巾『亂』後,此等地方武力必不得自散之。諸公意下如何?”諸人默然良久,算是贊同了。

陳登哈哈一笑接著道:“且宦官、黨人為禍朝堂之上,不出十年,春秋戰國之勢必復現之!”管彥驚訝地看著陳登,心道:此人有點意思啊

《覆漢小說好看嗎》 第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