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三章 比對鏽跡 (第1/3頁)

齊雲久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昨天,同志離開現場之後,在靳教授、聶教授和文物局領導的監督下,肖隊長帶著工人,將墓道口前面的土挖開之後,用磚塊和水泥將墓道口封堵了起來。

文物部門的保護措施非常及時,如果不及時將墓道口封閉起來,難免會有一些好奇心過剩的人進去一探究竟。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墓室裡的面貌就很難保持同志們離開時的樣子。

特別是十幾個石刻高臺的的銅鏽有可能會遭到破壞。

至於這座古墓是否進行挖掘保護,何時進行挖掘工作,必須得等文物局開會討論拿出具體方案,再經過專家進行論證之後才能決定。

一行人走到墓道口,將口罩手套穿戴齊整。

一個工人將一個工程燈遞到肖隊長的手上。

肖隊長開啟工程燈,向墓道口走去,蕭路含抱著紙箱緊隨其後,趙子蒙、四位教授和文物局的一位領導跟在後面。

這時候,圍觀的人群出現了一陣『騷』動,緊接著是汽車的引擎聲。

不遠處的人群自覺地讓出一條路來。

大家停下了腳步。

眼見馬建平和林狄快步跑了過來。

趙子蒙快步迎了上去:“怎麼樣?”

“石鼓巷187號只有一個姓戚的孤寡老太太,她是房主。我們仔細搜查了蔡耀輝所租住的房間,裡面除了一些傢俱,沒有我們要找的東西。”馬建平道。

“趙隊,目前看來這個蔡耀輝說的是實話,他租戚老太太的房子是臨時存放東西。”林狄道,

“我們沒有找到別的物件,恐怕187號只有這件青銅器。狡兔還三窟呢!我看他沒那麼簡單,我覺得除了石鼓巷,他應該還有其它存放東西的地方。”

“蔡耀輝什麼時候住進187號的?”

“一個星期前。”

“他打算住多長時間?”

“戚老太太說他打算租一個月,並且已經付清了房租。昨天晚上蔡耀輝從那離開的時候,他跟戚老太太講,房子可以租給別人了。”

“趙隊,我也覺得這個蔡耀輝很狡猾,他沒準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主兒,他不讓位啟亮知道石鼓巷的地址,租房週期又很短,他應該還有別的地方。”馬建平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蔡耀輝的話我們不能全信。他手上的東西可能不止這一件。”趙子蒙邊說邊扶著靳教授,“靳教授,走——我們進去吧。”

馬建平留在了外面和項代沫以及馮經理等人維持秩序。

林狄帶上口罩手套跟在趙子蒙的身後朝裡走去。

一行人小心謹慎的在墓道中穿行,片刻的功夫,他們就來到了有石刻高臺的墓室。

靳教授很快就找到了那三個留下三足狀鏽跡的石刻高臺——就是墓室前廳右柱周圍的三個高臺。

蕭路含和趙子蒙協力從紙箱裡取出九羊樽,揭開了『毛』毯。

靳教授和聶教授兩個人小心翼翼地抬著九羊樽,在三個石刻高臺上一一比對,最後回到第二個石刻高臺跟前。

高臺上的三塊鏽跡之間的距離和九羊樽三足之間的距離分毫不差。

九羊樽的三個腳是羊腳的造型,而石刻高臺上鏽跡形狀和羊腳的形狀完全一樣。

另外兩位考古學家還將殘留在高臺上的細小顆粒物質和九羊樽上的細小顆粒物質進行了比對,結論是同一種物質。

四位教授給出的意見是:這件九羊樽就是離子山晚明古墓失竊的隨葬品。

聶教授說:九羊樽是國家一級文物,它鑄造精湛,樽面的紋飾內涵豐富,瑰麗雄奇,與九個羊首的造型相得益彰。

它不僅是青銅器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像這樣器皿,長安博物館有一件,而且是僅存的一件。

所以,眼前這個九羊樽是一件無價之寶,它對研究戰國時期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祭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看的出來,幾位考古學專家和那位文物局的領導面對這個結果難抑興奮。

那位領導連連和趙子蒙握手,感謝他找回了失盜的文物。

趙子蒙他們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就找到了古墓裡丟失的隨葬品,這使文物局的領導大喜過望。

可此時趙子蒙的心情卻十分沉重,他知道九羊樽只是失盜文物中的一件,想要尋回其他的寶貝困難重重,道阻且長。

林狄隨身攜帶了相機,她這回在墓室裡面又拍了三十二張

《觀火孔配件》 第五十三章 比對鏽跡(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