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天外來客14 (第1/3頁)
銀河機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距離天外來客到達海王星,倒計時38天。
製造起飛重量5萬噸的巨型火箭發射,人類似乎在進行一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在突破極限,所以科學家為它取名叫極限號。
極限號火箭製造現場。
廠房設立在距離發射基地的海岸線不遠處,數百盞高功率照明燈將每一個角落都照得如同白晝,機械的轟鳴聲如同古老的戰鼓,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回蕩。
火箭的主體部分已經初具規模,高聳入雲的身軀在廠房中央拔地而起,它宛如一頭沉睡的巨獸,等待著最後的點睛之筆。
工人們如同螞蟻一般,在其周圍忙碌地焊接、組裝,每一個部件都經過精密計算和嚴格檢測,確保其能夠承受未來的極端條件。
焊花四濺的瞬間,火光映照出眾人專注的臉龐,每一滴汗水都鐫刻著人類對未知的挑戰與渴望。
在火箭的核心部位,紀遇正在進行細緻檢查。
她身穿工裝,手中握著電子筆,筆尖在螢幕上迅速滑動,留下一個個精準的符號和公式,目光銳利如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都被她一一確認,工人們在她的指揮下,按照嚴格的步驟操作。
每當遇到關鍵之處,她會停下手中的工作,細緻地講解每一個部件的功能和安裝要點,手勢利落,言辭精準。
工廠遍佈著科學家和工程師,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工作,坐著工業電動小車來回穿梭。
指揮中心的螢幕上顯示著各個工作區域的實時進度,工頭們不時透過對講機下達指令,協調各方的工作。
廠房內充滿了緊張又有序的氛圍,每一個人都在為這個彷彿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而努力。
科學家們手持平板電腦和圖紙,不時在火箭周圍穿梭。
他們在完成組裝後,立即進行資料採集和分析,確保每一個步驟都符合設計標準。
實驗室內,科學家們透過模擬和計算,不斷最佳化設計,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他們的討論記錄被快速地輸入到系統中,及時更新到工人的工作指引裡。
遇到關鍵節點,他們總是會問紀遇。
這個20歲出頭的女孩,清瘦的身軀卻承載著巨大的力量,讓所有人不自覺地向她靠攏,將她當成了救命稻草。
工廠的雲梯之上站著兩個西裝筆挺的男人,一個是鄭詩禮,一個是慕秉持。
經過討論之後,由銀河動力負責火箭的製造。
a國航天局時常將製造任務交給銀河動力,作為一個靈活且創新的私營公司,銀河動力能夠快速迭代和測試新技術,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不過這一次人類已經不計成本,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私營公司都全力以赴。
此次計劃關乎全人類,要匯聚全世界頂尖人才,慕秉持、鄭詩禮、周秀霖等人,都作為管理者,全程監督任務。
慕秉持負責火箭工廠、鄭詩禮負責運輸道路改造以及海上平臺運輸、周秀霖在海島發射基地監督工作。
管理者也不止他們三個,還有許多人都在努力,他們負責專案協調與管理,統籌全域性,協調各方資源等,確保火箭的製造、測試和發射所需的各種資源都能及時到位。
慕秉持只盯著極限號這邊,銀河動力的其餘工作,就由他的助理袁正初和他妹妹慕雲霓負責。
鄭詩禮今天來工廠檢視,他雙手扶在護欄上,站在高處俯瞰著下面的一切,不由得感慨道:“人類真是了不起,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這麼宏偉的工程,我一開始都不敢想象他們能夠做到這一步。可惜李博士不願意參與,他還把這件事公開出去。”
第一次開會時,李博士就憤然地離開了會議室,後來他想把這件事捅給媒體,鄭詩禮及時派人去阻止了李博士,現在李博士被控制。
慕秉持:“是很可惜,李博士對廣義相對論在宇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種新的引力波探測方法,顯著提高了探測引力波的靈敏度,還在黑洞物理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發現了新型的亞原子粒子,為理解宇宙的基本結構提供了新的視角,培養了眾多優秀的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如果他能參與進來就好了。”
鄭詩禮:“李博士什麼都好,他是我們最頂尖的科學家,唯一的缺點就是固執,這是一個科學家的優點,但是在某些時候也會是缺點,這顛覆了他的科學觀,讓他無法忍受。”
慕秉持沉著道:“有時候,人類需要被顛覆
《人類應該被消滅》 14. 天外來客14(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