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無鋒演武 (第1/3頁)
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71章無鋒演武
??長青對西嶽山神顯聖一事做出此等判斷,也是有賴於達觀真人的傳授。
??當年達觀真人離開崆峒山中黃觀後,遊歷關中名山福地偌久,也曾來過西嶽太華尋訪仙蹟,對金甲神將的傳說頗為留心。
??可他最終發現,不論是山腳的西嶽真君祠,還是一些傳說中的神仙足跡,縱然略有神異,但大多是牽強附會。
??後來達觀真人道法有成,參考西嶽山神的顯聖傳說,結合西方金象殺伐與兵家陰陽之學,開創了神將真形存想法,並傳授給弟子。這也是長青動念遊歷西嶽、尋訪仙蹟的原因。
??實際上,在前朝末年時,太華山中就有幾支道門傳承,各佔山頭宮觀、洞府石室,人數稀少,並非聲名在外的高門大派。
??這些道人過著棲山清修的日子,彼此相安無事,偶爾還會相互走訪,談玄論道。與山外世俗的往來,無非是採集一些山貨草藥,到鄉野市集販賣,換取鹽巴布料。
??據達觀真人的說法,當年太華山中確有幾人修煉有成,吐納調息過後仰天長嘯,使得林木搖動、鳥獸驚逃。
??但並非所有清修之人都想著下山幹出一番大事業,那些棲山道士過的日子清苦非常,所謂洞府,根本談不上什麼瓊樓玉宇,真就是灰撲撲的洞窟石室。棲身當中的道士麻衣芒鞋、邋遢難堪,放到山下俗世,簡直與乞丐無異,與常人想象中的有道仙師截然不同。
??而本朝初年戰亂漸息,長安的王公貴族為避暑熱,多在終南山腳修造莊園別業。文人墨客為求仕宦前途,特地到山中結廬而居,扮作隱士,沽名釣譽,反倒引來重視,逐漸形成終南捷徑。
??西嶽太華作為秦嶺餘脈,自然也不例外。近百年來山中新修的宮觀道館甚多,可要說裡面不乏真修高道,那便是貽笑大方了。
??除卻是給王公貴族修造的館舍,其餘宮觀與提供食宿的店肆也沒太大區別了。頂多就是給奉道客人安排一些投簡除罪、祈福消災的法事,至於有無靈驗,那便全看虔誠之心了。
??因此程一行人進了太華山,遊玩起來不必風餐露宿。他們四人都有兵刃在身,氣度不凡,就像長安那些遊手好閒的官宦子弟,來太華山賞玩秋色風光。
??而對於尋常訪客難以攀登的險峻山徑,或是懸空臨淵的鐵索棧道,程四人就算不是如履平地,也費不了多少氣力。
??來到蓮花峰頂,一面是宛如刀砍斧剁、幾乎與地垂直的崖壁,另一面也是陡峭至極的山林,只有一條狹窄石階,沿著蟠龍一般的山脊延伸至峰頂。整座山峰就是一塊渾然天成的巨石,巍峨挺拔、氣勢超凌。
??放眼眺望四周,群山連綿起伏,煙嵐雲霞翻湧,好似大海疊浪,激起波濤水汽,說不清遠近山川是動還是靜。
??置身此地,如入仙鄉,種種塵俗之念一掃而空。抬頭仰望,竟讓人生出青天不過咫尺、觸手可及的錯覺。
??長青是修道之人,感悟遠比另外三人要更為深刻,他站在峰頂,當風而立,徐徐調息吐納,衣袂隨風飄動,彷彿下一刻就要飛昇成仙。
??按理來說,吐納調息最忌諱受風吹拂,萬一內外六氣錯亂,很容易招致風邪傷寒,恐傷及經脈。
??但長青此刻卻像是進入一種玄妙境界,心神氣機打破形體內外藩籬,通達六合、出入無拘,蓮花峰四周隱隱有風雷之聲響動。
??“這個假道士,年紀輕輕有這等修為,著實罕見。”遠處一座木石樓臺中,阿芙倚牆抱臂,語氣老成。
??秦望舒在一旁密切留意四周天空,雖然肉眼看不出異常,但武者的敏銳直覺還是讓她感應到無形的壓迫與威能在空中醞釀積聚,彷彿有一座大山在頭頂漸漸成型。
??“我聽說陛下曾讓集賢院編撰一部總括萬法的典籍,其中就包括要為世間術者劃定高低階次。”秦望舒言道:“雖說此書尚未編撰完成,但內侍省已經有權翻閱,並參考其中所述,試圖與世間術者做比對。這個長青先生有嘯命風雷的法力,是否已至‘運轉陰陽’的層次?”
??阿芙輕蔑一笑,搖頭道:“不同教門宗派,所傳術法千差萬別,怎能一概而論?皇帝不僅想著政出一門,還想法出一元,這就未免有些痴心妄想了。
??“又不是所有修道之人都精通法術,更不是所有法術傳承都追求呼風喚雨,就更不要提三教之別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安屈提這麼厲害,不是照樣被程三拳打死?”
??
《拂世之劍吉他譜》 第71章 無鋒演武(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