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章 緣起 (第1/2頁)

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仲春時節,京城。

午後暖陽照的人昏昏欲睡。

彷彿世界都安靜下來,位於西城的董鄂家也是如此。

大格格董鄂舒舒坐在書房,對著兩個豆青釉蓋碗,分別品鑑。

一杯奶茶,一杯清茶,奶茶醇香,清茶卻是差了一等,帶了發酵的澀味兒。

她帶了笑意,杏核眼都帶了幾分水潤,隱隱的有些興奮。

好像離財務自由又進了一步,這樣想著她拿了筆墨,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開始記錄下來,茶莊……

貨源……

杭州——西湖龍井……

蘇州——太湖碧螺春……

徽州——黃山毛尖……

雲南普洱……

還有福建……

不知道烏龍茶現在出來沒有……

缺少本錢,只能選擇派人採購。

要不然直接去買茶園自產自銷是最好的選擇。

隨著天下太平,京城的茶館也越來越多。

不過後世耳熟能詳的名茶現在或是沒有出現,或者不流行,大有可為。

舒舒正思量著如何湊銀子與選人手,就有丫鬟小椿進來傳話。

“格格,順安銀樓侯掌櫃在前院侯見。”

順安銀樓原是舒舒母親名下產業。

年初與茶樓一起轉到舒舒名下,成為未來嫁產的一部分。

都是舒舒學著打理,所以侯掌櫃的才會直接求見小主子。

前院偏廳裡,侯掌櫃坐在凳子上候著。

他四十來歲,精明中透著幾分焦慮,見小主子進來,連忙起身。

“格格,桂丹真叫人往北城兵馬司遞狀子告銀樓‘以次充好’、‘售假’……這官司真打麼?”

舒舒入座,沒有急著回話,而是沉吟著問道:“王大那邊呢?可拿了口供與實證?”

侯掌櫃聽了,帶了苦笑。

“已經錄好了,按了手印……忘恩負義的東西,白辜負了主子與格格的器重,身契還在主子名下,就為了八十兩銀子不做人……”

王大是銀樓元老,負責銀樓匠做間。

樓裡的銀匠大多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舒舒並不覺得意外。

年初她接手銀樓就發現銀樓的弊端。

那就是銀樓匠做間損耗過大,每月損耗黃金七、八錢,白銀六、七兩。

可實際上金銀加工損耗都有限,畢竟銀屑也好金屑也好,都能二次加工,依舊是材料。

老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總要讓下邊人有油水。

舒舒並不贊同這個“老話”,覺得還是要賞罰分明的好。

這胃口越養越大,容易成後患。

畢竟這裡是銀樓買賣,所謂“損耗”都是真金白銀。

二月初匠做間那裡,舒舒就重新制定了獎賞制度。

標準就是“多勞多得”,損耗也規定了範圍。

對於其他匠人都是好事。

對於王大則沒有了貪汙的餘地,對這種“改革”私下不乏埋怨,近期開始對差事有懈怠。

舒舒隨後就打算整理人事,解決王大貪汙之事,就趕上有人上門大言不慚的要收購銀樓,

原來正月裡順安銀樓對面新開了一家”金銀坊”,也是賣金銀首飾,生意不如老牌子的順安銀樓。

銀樓東家宜妃孃家侄子郭絡羅桂丹打著九阿哥的招牌,想要吞下順安銀樓。

要是九阿哥出面,擺明車馬強取豪奪自己也就認下,誰讓皇權大於天。

可這郭絡羅家一個才成丁的小子,就想要半價賤買鼓樓的旺鋪,就是做夢。

她要是這時退讓了,那往後誰都能衝董鄂家招呼。

這幾年舒舒除了熟讀《大清律》,還仔細瞭解了滿人的八旗制度。

董鄂家是開國勳貴,滿洲正紅旗。

舒舒的父親董鄂齊錫又是皇帝委任的正紅旗最高長官——滿洲都統。

作為頂級勳貴之女,若是對著桂丹這個紈絝子弟退避,那以後誰都可以欺負到頭上。

月初時,桂丹帶了化名“金二爺”的九阿哥到順安銀樓,指名道姓的要見東家。

舒舒去了,便看破九阿哥的身份,可她可只裝作不知。

九阿哥倒是沒有說賤買鋪子,卻直接開口討要掌櫃,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

現下,遞了狀子的桂丹顯然不肯

《我的公公叫康熙免費版》 第一章 緣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