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0章 發鹽商的財 (第1/2頁)

知閒觀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這群人雖然表面配合,但是背地玩軟抵抗搞不配合。可楊漣也還真的是沒辦法,而且這這樣的情況他也早就想明白了。他也知道自己想要從同事身上榨取油水顯然是極其困難的,畢竟這群人一個個的全是掉進錢眼裡,拿錢容易,想送錢出來,除非是把刀放在脖子上,不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南京這群大人能給自己掏這兩百萬兩銀子,自己也早就是該謝天謝地,就這樣這銀子還是看在如今皇帝勢力龐大誰也不想撕破臉,以及楊漣這位老東林的面子上。

不過四百萬兩的稅收看似是很多,可不要忘了這裡是江南,這裡是大明朝最繁華,最富庶的地區。在這裡想搞幾百萬兩銀子可不像是在北方那種農業生產為主導的地區,江南最多的就是商人。

在南京銀子收齊之後,楊漣便帶著自己的侍從們大搖大擺的走出了南京城,繼續往自己下一個目標,這也是楊漣早就準備好的目的地——揚州。

自魏晉之亂,司馬家衣冠南渡之後,南方經濟便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開通以後,南方的商業進一步得到釋放的機會,到了現在中國的經濟中心早已經變成了南方地區,南方富足,但最富在蘇杭揚。也是在隋唐以後中國便是流傳出了這樣一句話“揚一益二”。

“天下之盛,揚為首。”揚州城中運河穿流而過,無數的運船經過京杭大運河駐停兩岸。賭坊,青樓,商社遍佈城中,在岸邊,在街道上一個個販夫走卒,小商小販正在不停賣力的叫賣著自己的東西。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如今的揚州城早已經不是詩人那個時代的災荒遍地,四谷蕭瑟。如今的揚州自太祖朱元璋開國百年以來,承平日久,經濟活動力得到了完全的釋放,相比於蘇州的富,揚州更多了一點奢靡之感。

可揚州的繁榮,不僅僅是靠這通往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有人說胡說道:揚州的美在瘦馬,而揚州的富,則富在鹽商。明孝宗弘治年間,皇帝軟弱,內閣權利驕資,更是更改了明太祖所定下的納糧開中制度,從此鹽引不再像以前那樣被政府牢牢控制,而聰明的揚州人就憑藉於此開始了暴富之路。

在揚州,這些鹽商大家族們經過近百年的傳承早已經牢牢掌握著大明朝最重要的鹽場——兩淮鹽場的販賣工作。要知道兩淮鹽場在大明超可是生產著超過三分之一的食鹽,掌握鹽引的這幾年在這麼多年所積累的財富可是讓人難以想象的。

當然,鹽商的富有肯定不是楊漣這樣“正人君子”南下的手段,鹽商們要是乾乾淨淨,按時納稅楊漣就是想吃一口肉也是找不到地方下口。

可事實相反的是,這群鹽商早已經勾結地方政府儘可能的撈錢,這群鹽商沒有一個是乾淨做生意的生意人。

其實,大明朝開國之初統治者在鹽上可是下了很重要的手腳,畢竟在落後的古代,鹽這種東西可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為此,大明朝分別在兩淮,兩浙地區設立了從三品的都轉運使主管地方鹽業,在鹽場,各地方鹽課司還設立了專門的監察組織。但隨著鹽引的放開,鹽官和地方家族勾結,鹽場早就被搬空了。每年鹽稅在大明的稅務上也是越來越少,但這一切沒人願意戳破,畢竟南方很多的世家大族可全是靠這個發家起來的。

揚州城內,楊漣一行人直接來到了知府衙門裡。作為皇帝親點的巡稅特使,楊漣自然而然的高坐中間,一旁揚州政府,兩淮鹽場的都轉運使則是恭恭敬敬的坐在下面。而在下面的還有揚州鹽商的代表黃家,馬家,江家的代表。

楊漣高坐巡撫大堂中間,端起一杯上好的鐵觀音抿了一口。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啊!”

“楊大人說的是,咱們揚州啊,多虧了皇上和朝堂諸位大人們的福,可是日益向上啊!”

下面的揚州知府,在聽到楊漣吟唱了一句關於揚州繁華的詩句後也是趕快跟著附和道。

“人家都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如今吶這揚州城果然是一把柔骨頭催的人發酥啊!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唉可惜啊,本官這來去匆忙也沒有機會好好的看一看這揚州美景啊!”

“唉楊大人,國事,家事總是管不完的時候,何不趁這個機會好好享受一把,我等可是給您啊調好了最好的揚州瘦馬,等著你瘦西湖泛舟呢!”

“何知府,國事家事事事關心,縱使我等管不完,可還是應該盡心盡力不是,如今啊咱們大明朝可是出了多少問題,咱們啊可能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是?食君之祿擔自當忠君之事吧。”

《天啟復刻1941》 第120章 發鹽商的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