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援兵齊聚 (第1/1頁)
萬里秋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騎兵衝出城門,繞過互相扶持,踉踉蹌蹌的百姓,擺好陣勢。 百姓前進的速度慢的讓人心焦,城頭上不斷有人呼喊加快速度,但這些百姓一路狂奔到此,實在已經精疲力盡,舉步維艱了,速度確實快不起來。而這也正是搜山的韃靼兵要的效果。 突然之間,遠處騰起煙塵,幾乎不用等看到黑點,憑藉豐富的經驗,城頭上的瞭望兵就嘶聲高喊起來。 “韃靼人騎兵,韃靼人騎兵!” 黑點變成黑線,黑線變成黑色的浪潮,韃靼人的騎兵裹挾著煙塵飛快的逼近。城頭上計程車兵們拼命呼喊,百姓也在連滾帶爬的衝向城裡。 但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別說百姓,就是出城的一千騎兵,此時要回城也很難。他們必須縱馬踩踏堵在城門前的百姓們,才能衝回城裡,關上城門。 驅趕百姓叩城門,騎兵埋伏閃電出擊,這一招韃靼人屢試不爽,而且時間點掐的十分精準。 董暘咬著牙嘿嘿一笑,舉起大刀:“穩住陣型,等對手衝到五百步時出擊!” 五百步,兩邊對沖時後起步的只有兩百步的距離,差不多是騎兵能將速度提到極致需要的最短距離,但他不能提前衝鋒的原因,是城牆上弓弩無法覆蓋更遠的射程。他必須保證雙方撞在一起後,城牆上的弓弩能射到後面的韃靼騎兵。 敵軍的騎兵數量無法細算,但從煙塵來看,不會少於五千人。這一千騎兵,估計要全軍覆沒了。邊城中剩下的都是步兵,主城裡騎兵數量也不過三千,即使出城來援,加起來也做不到勢均力敵。 何況,主城城門豈能輕開?焉知沒有更多韃靼騎兵埋伏在周圍,等著偷城? 在韃靼騎兵還在弓弩之外的範圍時,城牆上的三門大炮先轟響了,遠遠的落入敵陣中,掀起一片血肉殘軀,讓敵騎陣型出現片刻的慌亂,但敵軍的速度並未下降,仍然迅速接近。 然後弓弩朝天發射,劃過拋物線後一頭從空中紮下來,將來不及盾牌格擋的騎兵射落一片。相比大炮,弓弩威力要小得多,兩輪箭雨後,敵軍已經衝到五百步之處! 董暘大刀一揮,大明騎兵開始起步,然後提速,再提速! 對面烏雲一樣的韃靼騎兵蹄聲如雷,幾乎淹沒了這一千騎兵的馬蹄聲,雙方的速度都提到了極致,第一排騎兵一頭撞在了一起! 三門大炮再次雷鳴般的響起,就像為這次撞擊擂響的戰鼓! 百姓退入城中後,城門就將關閉,不會等待騎兵。因為他們要麼獲勝,要麼死亡,他們若是調轉馬頭,衝進城門,韃靼人就會跟著一起衝進城來,邊城就沒了。 大炮轟鳴,箭矢如雨,一千騎兵迅速被淹沒,絞殺在一起!董暘的大刀掄得像車輪一樣,根本沒有招式了,在身邊劃出了一道三米的死亡之環。直到一個被砍成兩截的韃靼兵抱住了大刀,才止住了他的瘋魔打法。 大刀沒了,董暘拔出腰刀,準備再砍死兩個就自盡。身邊的兄弟也死的差不多了,老江啊,等兄弟一步! 一股更大的煙塵從遠處撲來,城頭上的瞭望兵激動的高喊:“主城方向!主城方向騎兵!看不清旗子!” 瞭望兵喊的話,戰場上當然聽不見,但城頭上旗語確實能看見的。 董暘心裡一沉,別他媽是總兵帶著那三千騎兵出來了吧,頂個屁用啊。弄不好主城也得丟了!最好來的是埋伏在主城附近的韃靼人,反正是個死,再來一萬韃靼人,老子也不可能多死一遍! 只在他劈出三刀的功夫後,城上的瞭望兵就再次喊了起來:“看見旗了,周,是周總兵!” 董暘一驚,周尚文親自帶兵出來了?若是他帶兵,三千騎兵沒準真能沖垮這支韃靼兵。 可總兵怎能輕易出城?萬一伏兵趁機攻城怎麼辦?就算不攻城,更多伏兵趕來決戰,總兵萬一戰死,大同誰來守? 他的腦子裡種種念頭一閃而過,手上的腰刀絲毫不停的劈砍。而此時敵人的攻勢也減弱了,他們分出大半人馬調轉馬頭,迎向主城方向新來的騎兵。 董暘壓力一輕,指揮著殘餘的騎兵奮力衝殺,爭取能纏住更多對手,讓周尚文的騎兵優勢更大,能更快的解決戰鬥,好趕緊回主城防守。 然而當週尚文的大旗殺到面前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絕不是三千騎兵!這足有八千騎兵!掉頭迎擊的韃靼騎兵雖然勇猛,但在這樣懸殊的兵力下,後面又有董暘殘兵的糾纏,頓時敗像盡顯! 韃靼將軍咬牙支撐,命令全軍死戰。他高呼:“明狗上當了!大汗的計策就是要引出大同主力來!咱們還有兩萬騎兵,只要堅持片刻,大汗帶兵前來,這些明狗都得死!大同城就是咱們的了!” 韃靼人士氣大振,拼死砍殺。只是那韃靼將軍心裡打鼓,計劃是這樣沒錯,但他們的計劃是大同主城裡步兵多,騎兵要出來救援,最多也就三千騎,憑自己本部五千人馬就有機會殲滅。若是戰況不利,大汗再增兵來援。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測字天師完結了嗎》 第二十三章 援兵齊聚(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