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程?真?老妖精 (第1/2頁)
清明鋤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護身符嘛,這玩意不怕多。晉宇這幾*鼓搗出來的新玩意,有利益驅動的,基本都得到了推廣,但也有例外,鐵製農具推廣受挫。巨大的投入,十*八*都不一定能收回。像晉家這樣敢先投入的又沒幾個,像晉家莊百姓收入這麼高的也沒幾個,所以很多人非常樂意裝聾作啞。
百姓窮,生產工具落後,一家老小面朝黃土背朝天,面對的不僅僅是看天吃飯,還有鳥啄蟲咬,辛苦刨一*也不會有多少收成,每*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吃飽穿暖,渴望而不可即。
張蘊古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雖然悲觀了些,但有那麼點道理。相比起朝代滅亡,朝代興起的時候更有希望出現盛世。
無論處於自保賺個護身符的目的,還是本著良心為這個時代做點什麼的目的,亦或者向李二爺投桃報李的目的,晉宇都願意為即將出現的盛世去做點什麼。如果盛世中,有自己的一份力量,使百姓能吃飽穿暖,那這功勞不僅能青史留名,也能吹噓一輩子!
人人吃飽穿暖,在後世看來很簡單,但縱觀中華歷史,能實現這種目標的,屈指可數!(為扶貧點贊!)“吃糠拉稀”的偽盛世不算數,那是舔狗吹出來的。畢竟,相比起消滅貧窮,消滅貧困人口更容易一些。
在貞觀,百姓都是走小農經濟的路子,自給自足佔了絕大部分。如果有人說需要取消農業稅,並要求補貼百姓,相信李二爺會第一個蹦出來用磚頭敲死對方。補貼不現實,只能透過增收的路子來提高收入。
農民**一技之長,土裡求食,增收只有透過良種來實現。
農學院這條路很難走,投入大,回報時間長,但只要能培育出良種並推廣,那一切就都值了。
農學院的發展離不開程老......可愛這類人的支援。程老......可愛言語舉止豪橫,雖然有小心思,但肯言傳身教晉宇處世哲學,真金白銀支援農學院,晉宇心裡默默給他點贊!
等晉宇開啟銀箱差點後,一口老血立馬積鬱胸口。兩百斤銀錠分毫不差,可這是銀啊!僅限於極少數大筆買賣可以用銀進行結算,民間流通的絕大多數仍舊是銅錢,買個菜用銀鋌,先不說是不是等值等價,菜販子寧願不做這筆買賣,也不敢收。想交易就先去兌換,問題就出在兌換環節,一兩銀根本兌不了一!貫!錢!!!
程老妖精!晉宇一句經典川罵堵在胸口,憋得難受......想給他點蠟!點天燈!(╯‵□′)╯︵┻━┻
**幾千*歷史中,金、銀作為貨幣時,始終被要求鑿刻或衝壓存有銘文,標註重量、來歷、*份、人物姓名等關鍵資訊,以便查驗,這是公信力的一種體現。
後世影視作品中,總是有侍女端著一盤金元寶、銀元寶出現在鏡頭中,千*別當真,都是假的,同樣體積的金、銀,都不一定能抗動,更別說不打顫的端著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小說中很多古玩市場都有金燦燦、銀閃閃帶精美花紋的黃魚、元寶出現,甭看文字吹成什麼朝代,絕大多數是上週的工藝品。真正的老黃魚暗淡無光,恨不能六個面都帶圖案或文字,真正的銀元寶表面粗糙無花紋且帶銘文,呈灰白色。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金,在古代的**有交易屬性,但大多數時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絕大多數都是作為工藝品、飾品、宗教用品出現。
銀,在唐朝除了用來做工藝品、器皿外,還有貨幣屬性,是地方納稅、進貢、賞賜及大宗交易時用的,作為貨幣出現時候多為銀鋌(長方體或豬腰子狀)、銀餅(燒餅狀),且帶有銘文[標註有準確的重量、來歷、*份、人物資訊等],並**元寶形狀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貞觀*間,手頭的金銀,都可以換為銅幣,成色不同,價格也不同,有官換渠道也有民間渠道。官換價一般比民間價高一些,民間主要有質庫(當鋪)和金銀鋪(首飾店)兩種地方。比較有紀念意義,還想贖回的可以去當鋪,但定價偏低。
官銀(即帶有官方認可的銘文的銀錠、銀鋌)的官換價是最高的,但很多人寧願選擇金銀鋪,因為官銀上面的資訊清晰,稍用點心就能知道來歷,關鍵是有些人說不清楚、不敢說話來歷......
黑銀兌換價格比官銀低,但官換價也比金銀鋪高,所謂黑銀,即不帶銘文或帶有的銘文非官方認可的銀鋌、銀錠,同時也要做好被盤問的準備,以證明來路正當(一般也沒人問)。
總之,金銀鋪就是喜歡兌換那些能壓價的銀子,以謀求更大的利潤。
晉宇
《大唐逍遙子106》 第三百五十四章 程?真?老妖精(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