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傳承之光 (第1/3頁)
金名一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谷中盛會的歡樂餘韻還未消散,葉文舟和墨曉萱便將目光投向了山谷的長遠發展。他們深知,要讓山谷持續繁榮,文化傳承與人才培養至關重要。
葉文舟來到學堂,看著孩子們認真學習的模樣,心中感慨萬千。他找到陳儒老先生,說道:“陳老先生,山谷如今發展向好,但我們不能忽視孩子們的教育。我想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有見識、有擔當的人才,為山谷的未來奠基。”
陳儒點頭贊同,捋著鬍鬚說道:“葉公子所言極是。如今孩子們溫飽已解決,是時候拓寬他們的視野了。只是這教學內容的豐富,還需細細謀劃。”
兩人商議後,決定在學堂增設歷史、地理、算術等課程,讓孩子們全面發展。葉文舟親自四處奔走,收集相關書籍資料。他還邀請山谷中一些有特殊技藝的人,如擅長醫術的老者、熟知山林草藥的獵人,來學堂給孩子們傳授實用知識。
“孩子們,這味草藥叫柴胡,生長在背陰的山坡上,有解表退熱的功效。”獵人出身的老師拿著一株草藥,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著。孩子們圍在老師身邊,好奇地觀察著草藥,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墨曉萱則關注著女孩子們的教育。她組織了女子工坊,教授女孩子們刺繡、紡織等傳統技藝,同時也鼓勵她們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我。
“姐妹們,咱們刺繡不僅是為了生計,更是傳承山谷的文化。咱們一邊繡,一邊講講山谷裡的故事,這樣繡出來的作品就更有意義啦。”墨曉萱笑著對工坊裡的女孩子們說道。
在墨曉萱的引導下,女孩子們繡出的作品不僅技藝精湛,還融入了山谷的傳說與美景,每一針每一線都飽含著對家鄉的熱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堂裡的孩子們在豐富的課程中茁壯成長。而山谷的文化傳承也不僅僅侷限於學堂。葉文舟和墨曉萱意識到,一些傳統的節日習俗和民間技藝面臨著失傳的風險,必須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他們決定舉辦一場“山谷文化傳承節”,將各種傳統習俗和技藝集中展示。訊息傳出,山谷裡的老人們紛紛行動起來,準備展示自己的拿手技藝。
文化傳承節當天,山谷裡熱鬧非凡。廣場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展示傳統的竹編技藝。他手中的竹條在指尖飛舞,不一會兒,一個精緻的竹籃便初具雛形。孩子們圍在一旁,驚歎不已。“爺爺,您好厲害呀!我也想學。”一個小男孩說道。老人笑著遞給小男孩一根竹條,說道:“想學爺爺教你,這竹編可是咱們山谷的寶貝,可不能丟咯。”
另一邊,幾位婦女正在展示製作傳統服飾的過程。她們熟練地裁剪布料,精心地刺繡裝飾,向大家展示著山谷服飾獨特的魅力。
墨曉萱在人群中穿梭,她看著這些精彩的展示,心中滿是喜悅。她來到一位老奶奶身邊,這位老奶奶正在製作一種傳統的糕點,這種糕點只有在特定的節日才會製作,如今會做的人已經不多了。
“奶奶,您做的糕點聞起來好香啊。現在會做這種糕點的人越來越少,您可得多教教大家。”墨曉萱說道。
老奶奶笑著點頭:“我也正愁這手藝沒人學呢,今天來這麼多人,我可得好好教。”
在文化傳承節上,葉文舟還安排了傳統節日習俗的展示。人們模擬著春節的團圓場景,貼春聯、放鞭炮;演示著端午節的賽龍舟、包粽子;重現著中秋節的賞月、吃月餅。每一個習俗都承載著山谷的歷史記憶,讓年輕一代深刻感受到家鄉文化的深厚底蘊。
然而,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一些年輕人覺得傳統技藝繁瑣,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更向往外面世界的新鮮事物。葉文舟和墨曉萱意識到,要讓年輕人主動參與傳承,必須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增加其趣味性和實用性。
於是,他們鼓勵年輕人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對傳統技藝進行創新。比如,將傳統的刺繡圖案運用到現代的服裝設計中,把竹編工藝與現代家居裝飾相結合。
“葉公子,您看我把這竹編做成了一個時尚的燈具,是不是既保留了竹編的特色,又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一位年輕的竹編藝人興奮地向葉文舟展示他的作品。
葉文舟看著眼前的竹編燈具,眼中滿是讚許:“做得太好了!這樣的創新不僅能讓竹編技藝傳承下去,還能讓它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在葉文舟和墨曉萱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新審視山谷的傳統文化,主動參與到傳承與創新中來。
與此同時,
《俠影情緣》 第216章 傳承之光(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