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侯爺告狀 (第1/2頁)
荒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明太祖廢丞相後,中央皇權大大增強,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工作量,這也使得洪武大帝朱元璋成為了歷史上少有的工作狂。 但讓每一代老闆都是廢寢忘食的工作狂那是不現實的,happy forever奉天靖難後,雖然也是一位志向高遠有大作為的皇帝,但也被六部百官的檔案輸出的腦瓜子疼,於是永樂皇帝命令解縉、胡廣、黃淮、楊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等進入文淵閣,為皇帝提供參謀建議,史料記載為“參預機務”,稱為“內閣”。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又經歷土木堡之變武官系統的斷層崩潰,到弘治皇帝這十數年對文官集團的信任,內閣徹底成為了一個沒有宰相之實,卻極其相似的群相機構。 天下的所有奏本都會先送入內閣讓諸位內閣大學士閱覽,等到大學士們商討完進行票擬後,再送入宮中給皇帝過目。 而所謂的票擬就是大學士根據自己的學識,處理問題的經驗、建議,將它們寫成奏疏、諫言,作為皇帝處理奏疏的參考資料,皇帝會根據大學士的奏疏,合適的裁決審批,不合適的會召集大學士重新討論或直接打回重新上奏。 出於對內閣這些內閣大學士的尊重,一般情況下,大學士的建議都會被採納,所以,皇帝會在奏疏下畫一個紅圈,這叫批紅。 而懶一點的皇帝,則會將批紅權賦予自己的貼身太監幫忙完成,這就是所謂的內相,也是明朝文官和太監製衡的緣由。 而在明代,弘治朝的內閣地位是僅次於“三楊”內閣的。 內閣三位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真在進行著他們每日的日常工作——大清早進宮拜見弘治皇帝,然後再暖閣裡彙報工作,商量國家大事。 “陛下,前些時日貴州巡撫來報,西南土人有小規模的動盪,不過據說,已經大致穩住了局面... ...”劉建向著弘治皇帝彙報道。 弘治皇帝看著奏疏,嘆了口氣道“又是西南地區的土人,這些年來,西南大大小小的叛亂多達數十上百次,雖每一次都被鎮壓,但朝廷卻每年都要因此憑空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雖說這些年來,我大明的府庫中,還存有足夠的陳糧,但自弘治九年以來,冬日一年比一年長,在嚴冬,百姓一年比一年苦,若能徹底穩住西南,便能都一份糧產,也能在冬日給流民們派上一口熱粥喝,只是這西南... ...”想著自大明建國以來便屢屢動盪的西南土人,弘治皇帝便感覺頭疼不已。 “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李東陽思考片刻後沉聲道:“陛下,因為您這些年的勵精圖治,我大明的總體上是良好的,但一位的征伐臣看,未必見效,大明和西南土人之間的摩擦已進行了上百年了,依臣之見,這次土司之亂剛剛平復,土人對我大明天威是心懷畏懼的,短時間內自是不敢滋生事端,此時,朝廷應該恩威並施,給予些許賞賜,拉攏那些之前搖擺不定的土人,驅狼吞虎,將最大的刺頭連根拔起,勢必可以有效震懾西南,穩定國家大勢。” 弘治皇帝見李東陽對西南事宜的分析,滿意的點了點頭:“李卿所言極是,此乃老臣謀國啊。” 正當弘治皇帝準備繼續商談具體派遣哪個人去實施的時候,暖閣外傳來悽慘的大叫聲。 “讓開,我要見陛下!陛下!臣... ...心裡苦啊!” 暖格外的哭喊震耳欲聾,弘治皇帝不悅的皺了皺眉頭,在大明皇宮。還沒見這麼不守規矩的人,就連他調皮搗蛋的兒子,都不會來他的暖閣胡鬧。 “外面是誰在喧譁?”弘治皇帝問道。 “稟陛下,來人是壽寧侯和建昌侯兩兄弟,他們兄弟哭鬧著說... ...”小太監似乎是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太好開口,有些戰戰兢兢的。 “說什麼?” “說太子殿下欺負他們,要找陛下給他們做主。”小太監咬了咬牙說道。 弘治皇帝和三閣老:... ... “宣他們二人進來吧。”弘治皇帝無奈的摸了摸腦門,將皺眉抹開。 “陛下,您要給我們兄弟倆做主啊,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他... ...他到臣家說要做生意,還問臣要什麼初始資金,將臣的家底都掏空了呀,陛下。”張壽齡和張延齡兩兄弟,一進暖閣就啪的跪下開始鬼哭狼嚎,都嚎出高音了。 也不怪他倆敢這麼玩,一是弘治皇帝是個老好人,肯定不會因為他們告太子的狀就給他們穿小鞋的,再說他倆本就是無賴,也不期望有什麼前途。 二是後宮有張娘娘給他倆本家弟弟撐腰,弘治皇帝只有一位愛妻,所以張皇后說話還是好使的,起碼他倆不要作大死就不會真把自己玩死。 三是朱厚照雖然貪玩不務正業,但本性是好的,還比較重視感情,所以歷史上的張家兄弟才能在弘治、正德兩場反覆作死。 四是因為這倆二貨是真的一根筋... ...所以之後弘治、正德都去世了,還看不清形勢在嘉靖朝繼續作死,最後把小命作沒了
《攝政大明全文》 第18章 侯爺告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