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孫尚俍的猜測 (第1/3頁)
楓橋夜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午飯過後,陽光變得微微熱辣了些,灑在略顯空曠的街道上,行人稀稀拉拉,腳步也變得慵懶起來。
何平提著刀鞘器宇軒昂走在最前,帶著孫尚儒等人再次回到了案庫。
出去透了透氣,回來後竟發覺案庫中還瀰漫著紙張筆墨特有的氣息,與窗外偶爾飄入的清新花香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雖然是在午後,但關了門窗的案庫中光線略顯昏暗,一排排整齊的書架在微弱的光線下卻顯得格外莊嚴。
何平輕車熟路地走到窗邊,那裡光線最好,坐下後他習慣性地拿起一份卷宗,指尖輕輕滑過每一頁的邊緣,開始細細研讀手中的資料,臉上時而凝重,時而釋然,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而孫尚琂與其他幾位則分散在幾個書架前,他們或站或坐,每個人都埋頭於自己負責的年份,逐頁翻閱著厚重的卷宗。
空氣中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和偶爾傳來的輕咳,顯得格外寧靜。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隨著孫尚琂連續翻閱了兩本書冊卻一無所獲,她的耐心開始逐漸消磨。
正當她感到百無聊賴,甚至有些沮喪時,一個念頭突然在她腦海中閃過,接著猛地抬頭,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目光,隨即高聲向何平喊道:“喂,何大人,我記得你上午曾說過,這些卷宗的內容你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了,是嗎?”
這女子的聲音在空曠的案庫中迴盪,打破了原有的寧靜,眾人捧著手中的書冊都看向了她。
何平聞言,從手中的書冊中抬起頭來,目光溫和而深邃。他只看了一眼孫尚琂,便簡單而有力地回答了一個字:“是!”
看著何平面無表情的樣子,孫尚琂隨意抽出一本卷宗,斜嘴笑道:“好吧,那我考考你啊,我現在站在拐賣案第二個書架這,其中有一卷,城西白雲橋後的磚塊衚衕,有一男童被拐案,你記得嗎?”
何平被這一問,手中書卷的文字隨即索然無味,他回憶起這宗案件,片刻之後說道:“哦,我想起來了,這應該永樂十七年五月初六的那一宗案,失蹤的男童姓唐,小名寶兒,當時不過九歲,當時已是初夏,那日稍有暑氣,他被他娘從學堂裡接回來之後,好像說是吵著要喝綠豆湯,他娘拗不過就帶他去磚塊衚衕裡的一家糖水店喝湯,正當他娘和老闆娘敘話交談入神的功夫,劉寶兒一時貪玩脫離了他孃的視線,後來綠豆湯做好之後,他娘呼喚寶兒,卻一直沒有回應,他娘急瘋了,當時糖水店的老闆夫婦和一些客人也幫忙尋找,可就是沒有寶兒的下落,之後寶兒就再無訊息。”
孫尚儒聽著何平說的這麼詳細,看了眼何平接著不敢置信地看向孫尚琂。
孫尚琂翻了一眼案件經過後對孫尚儒說道:“和卷宗上描述的細節分毫不差,而且連年份和日子都沒記錯。”
接著孫尚琂又向何平問道:“何大人好記性啊,我這裡還有一卷,是永樂十六年七月初十的一樁案子,你還有印象嗎?”
何平好像對這個日子沒有那麼強的印象,一時想不起來,只能尷尬說道:“抱歉,抱歉,這一天在下記憶有些模糊,當時案發如何,麻煩孫小姐提示一下可否?”
孫尚琂笑道:“好,那你聽著,永樂十六年七月初十,當日中午,一週姓七歲孩童在清平大街上被其父母帶著在街上閒逛,當時人潮如海,這周姓男孩父母遊街玩賞時不慎被人群衝散,小半個時辰後他們夫妻二人才穿過人群匯合,可匯合後兩人身邊均沒有男童身影,之後再往返尋找便再也見不到男童蹤跡。”
何平仔細地聽著孫尚琂的闡述,越聽越狐疑,再聯想她所闡述的案情細細思索了一下,便呵呵冷笑道:“哼,孫小姐,這又何必呢,你弄一些假的訊息迷惑我又能如何,這第一,你日子說錯了,當日是永樂十六年正月十五,正是上元節那天,而且不是中午是晚上,當晚正是本地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這周姓孩童失蹤後父母尋找男童一夜未得蹤影,夫妻二人連續跪在知府大人堂前三日苦苦哀求發文尋找,知府大人應允配合,但即便將賞銀提升到了二百兩,也再無那周姓男孩的訊息。”
孫尚琂不敢相信,又翻了一遍這卷宗,確認無誤後這才驚歎道:“厲害呀,何大人,這你都準確無誤地說出來。”
孫尚俍提醒道:“小琂,別鬧了,何大人百忙之中陪著咱們查案子,不是你嬉戲玩樂的時候。”
孫尚琂被這訓斥,立即做哭臉狀,說道:“哎呀,大哥,再問一次,最後一樁,再問一次,最後一次。”
孫尚俍不回答,當做預設。
《銀槍白馬頭條》 第117章 孫尚俍的猜測(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