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容簡介(1)

《帝國的回憶》系《紐約時報》對華報道選編,起迄年代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這一時代的中國,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生了蛻變,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面、連續地觀察和記錄了這段歷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革命及華僑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實珍貴的史料,又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本書曾於2001年初版,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好評,這次再版,作者對舊版進行了修訂與補充。共刪減舊版8篇電稿,新增11篇,包括報道上海1854年、1877年、1886年、1906年、1908年五個時間斷面的電稿,反映蒲安臣外交活動的電稿,記敘“大秦景教碑”的特稿等。原版關於李鴻章在紐約接受記者採訪的內容,針對部分讀者的疑惑,複製了《紐約時報》原始片斷影印刊出,供讀者研究。

書中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和照片,主要選自與文章同時代的西方國家報刊。這些出自西方國家記者之手的景像和現場實錄,更增加了本書的歷史感和收藏價值。

書評:一面來自美國的鏡子

無庸諱言,美國《紐約時報》對於中國的報道是不算多的,無論在晚清或在整個十世紀都是如此,美國的關心重點始終在歐洲。而且比起西方其他報紙來,《紐約時報》在晚清時期的中國紀事也是相對較少的,因為其時歐洲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據《帝國的回憶》一書的編者所言,從《紐約時報》創刊到清朝覆亡的六十年間,一共有過四百零八篇有關中國的道,那麼平均一年不過六七篇,真可謂少矣。一個自詡的天朝大國,在美國的第一大報上,不過是每兩個月才提到一次,份量是夠輕的。但是在觀察中國的近代化過程中,這些不算多的報道卻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有連續性,能讓我們看出一個變化著的過程。在1863年4月26日的報道中,記者滿腔熱情地寫道:“大清國當然有未來,而且是充滿希的未來,這勿庸置疑。大清國正像由各個國家和民族組成的世界大家庭中每一個新成員那樣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這時的中國雖然已經經受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但還沒有亡國的危險,美國依然看好中國,這或許還與美國南北戰爭前洋溢在北方的一股正義感有關。到了中國敗於中日甲午戰爭,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報道的語言變成為 :“在當今世界的秩序下,大清國的繼續存在對世界和平來說永遠是一種威脅。在我們的地面上,大清國是一個既汙穢又醜惡的國度,它的存在是一種時代錯誤。”

《帝國的回憶》這本書的編輯意義即在於此,書中選班了《紐約時報從其創刊以後到清代滅亡這一段時間的一百三十篇有關的中國的報道,等於是給我們送來了一面美國的鏡子,讓我們從中看到老大中國在美國到底是以什麼形象出現的。當然,那些連續的報道當中也有不少有用的史料。據此書的編者說,《紐約時報》認為選編該報對華報道一是“力圖以時報原始資料重現一個世界大國之編年史的偉大嘗試”。此話有點西方人慣用的誇張。但是的確,就在這四百篇文章中,能夠補充中文文獻的史料不在少數。如十九世紀下半葉廣州、上海等城市的面貌,中國的工業、郵政以及報業的情況,甚至具體到中國的底層人的每日的工價。至於中國人在美國的狀況,從留美的中國幼童,到哈佛大學的中文教師戈鯤化,以及訪美的直隸總督李鴻章都在《紐約時報》佔有一席之地。李的訪問更是佔了很大的篇幅。更為難得的是還有華人在美國的境遇,他們在美國使用洋涇浜英語的情形,後者尤其是任何其他國家的報紙不可能有的獨家報道。

當然,期望該報的報道能為中國近代史增添大量的實質性的史料,恐怕不免要有所失望,至少在晚清時期是這樣。但通觀該報的中國報道卻能更好了美國人的中國觀,卻是確切無疑的。雖然上面提到在甲午戰爭失敗以後,美國記者對中國已經出言不遜,但並非所有的美國人盡皆如此。1896年訪美的李鴻章仍然受到盛大的歡迎,儘管他是馬關條約的簽訂者。主持歡迎儀式的美國將軍甚至說,李的訪問就像是一個國際大家庭裡的大哥哥探訪遠方的弟弟。我們從這些不加修飾(因為他們不是為了給中國人看)的報道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觀點並不見得與其列強完全一致,另一方面美國人本身也不是都

《帝國的回憶》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