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蟪晌�迅鏡牟輝陟罕碇�小R勒照飧鱸�潁�九�亟謔輩還�跎嬡聳潰�姑揮欣吹眉跋硎芮啻旱奶鵜郟�閿苫�鏡攪擻曇荊��簞罕砑拍�簧��晌講腥討良��

清代青城子《誌異續編》中有這樣的記載:一女子年輕守寡,後未再嫁。每當夜深人靜,她將錢撒在地上,然後再一個個撿起來,等撿完了,人也累得筋疲力盡了,那時才得以躺下就寢。這就是古時寡婦對付漫長黑夜的辦法。難耐的寂寞、吃人的禮教,讓女性遭遇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摺磨。

還有一則故事也講述了守節之苦。

趙蓉江科舉未及第時,曾在東城陸家做家庭教師。這家的主婦剛剛死了丈夫,兒子才7歲。一天晚上,趙蓉江正秉燭讀書忽門外有人敲門。開門一看發現是這家的女主人。女主人進門後只是笑,也不說話。這事要放在一般人身上肯定明白女主人的意思,可偏偏這個趙蓉江是個道學先生,對女人的心思是一點也不知道。於是,他一再追問女主人有什麼事。最後女主人也豁出去了,直接對趙蓉江說夜色正好,如不嫌棄可以共度良宵。趙蓉江聽後一本正經地對女主人說:“婦珍名節,士重廉隅,稍不自愛,你失身,我失節。請你速歸,須知人言可畏也!”

女主人聽了這話還是不願意走,趙蓉江就往外推她。女主人又進來,趙蓉江趕緊關門,一不小心卻將女主人的兩個手指頭給夾住了。女主人大聲呼痛,趙蓉江把門開了一個小縫,女主人急忙逃走了。

回到臥室後,女主人躺在床上越想越覺得沒臉見人,心想我一個名門寡婦居然會幹出這樣的醜事?她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後悔,一狠心拔刀把自己的兩個手指頭剁了。女主人血流滿地,當時就痛暈了過去。醒來後,她就將兩個手指頭沾上石灰儲存了起來,想以此警告自己不可再生妄想。

第二天,趙蓉江就辭職回家了。若干年後,女主人的兒子中了進士,想到母親守節一生,就向當局申請旌表。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趙蓉江正是該事的主管領導。女主人的兒子每次申請,每次都被駁回。兒子不解,回家問母親。母親就拿出一個小盒,讓兒子交給趙蓉江。於是滿心疑問的兒子拿著小盒子找到了趙蓉江。趙蓉江開啟盒子看見裡面有斷指兩枚,心中自然明瞭,於是旌表一事很快就審批透過了。

根據這個故事,可知女主人並非尋常粗鄙農婦,也是有一定家教有一定文化的。料想那時夜半叩門也是情不自禁,由此也可以看出守節不易。

清代中期戲曲作家沈起鳳所作的《諧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女人十七歲出嫁,十八歲守寡,丈夫死時留下一名遺腹子。此後一直守節到八十多歲,兒孫滿堂。臨終之前,婦人召集各輩媳婦,向她們訴說了自己年輕守寡守節時的艱辛與難忍,告誡她們守節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她還勸說她們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就不要守寡,早早找個人改嫁。想必這位節婦深知守寡的苦楚,她在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勸說後輩別守寡。她是開明的,那是因為她有開明的本錢,否則恐怕其真要被攻擊得體無完膚了。

千百年來,女人們受盡各種凌辱和壓迫,尤以貞操這副枷鎖最是沉重。今天,儘管歷史已經將這一頁翻了過去,但那些尚屹立在大地上的一座座貞節牌坊,仍舊在訴說著一個個女人悲慘孤獨的故事。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點顆守宮砂就守得住處女貞?(1)

在中國歷史上,和愈演愈烈的貞操觀念相聯絡的就是男子的處女嗜好。男人以佔有女子的處女身為一大樂事,一旦女子失去童真,不論什麼原因,都是永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破爛貨,永世不得翻身。

重視處女、嗜好處女的思想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周易·漸卦》中提到女子出嫁時必須符合婚嫁的利益,循序漸進,不可在婚前有不正當的男女行為,否則就不吉利。《歸妹卦》中也有處女貞思想的表露。儘管《周易》是間接地、模糊地提出了這個思想,但並未引起社會的充分重視。

秦漢以後,社會對女子婚前守貞的要求和男人對處女嗜好的心理一步步強化。史料記載我國從漢代起就有了處女*檢查的事。漢成帝寵愛飛燕、合德兩姐妹,後來還立飛燕為後。飛燕過去曾和別人私通,進宮的時候已經不是處女之身,知情者問她如何讓皇帝相信她是處女,她說自己是用豬血矇混過關的。可見,在那時處女貞已經在社會上引起了注意,但並未形成風尚。皇帝所寵愛的女子是不是處女並不影響皇帝對她們的寵愛。

在宋明之前,對女子貞節並不怎麼重視,未婚女子一

《再婚書籍》 第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