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美元貶值下跌,是歷史200多年的必然趨勢。由於歐元與人民幣的出現,已經是誰都無法阻擋的潮流。港幣與美元的“聯絡匯率”,不過是歷史長河裡的曇花一現。
二是內地與香港融合需要理論與現實支撐。香港資本市場,不過就是全球獨一無二、靠國際流動資本支撐的一個資本平臺,是一個架在空中、如鮮花爛漫般的空中樓閣。但這個空中樓閣承載量有限,不是一個無限量、也不可能是一個無限量的資本“大木桶”。倘若,讓人民幣現在就進入香港資本市場,那麼很可能製造出全球最大的泡沫市場,其結果是“退潮如抽筋”,“漲潮水漫金山”……眾所周知:香港資本市場是全球唯一恐龍式金融資本市場,是以全球絕無僅有的超“流動性”——來無影、去無蹤沒有根本源頭的“大進大出”而著稱。而舉世的資本理論與實踐認為:資本是一個“大木桶”,不是“大木桶”越大越好,而 25是要有更多的“大木桶”才越多越好。即使一個天大的資本“大木桶”潰爛了、洩漏了,也不至於影響、禍害到其他的“大木桶”。蘊富於民、民富國強,就是基於這樣的理論與實踐。
港幣追隨美元、與美元掛鉤的策略需要歷史性地與日俱變——否則,就難以享受改革開放所獲得的巨大成就、成果與成功。港幣與美元、人民幣,存在著一個重大的轉換、接駁的歷史契機,這遠比香港的政治“迴歸”更難操作,香港也更需要一個經濟“迴歸”的歷史機遇和重大轉換。
其三是港幣歷史之變。“直通車”,就像一個隔山買“牛”的買賣,真能富裕13億中國人?富裕中國股民?只要中國股民一旦大量進入,香港的流動資金完全可以換手的“勝利大逃亡”——如此這般,香港資本股市由中國股民來撐天不塌。一旦香港來無影、去無蹤的外來資本溜之大吉,香港全球第一大泡沫資本股市還要用什麼來支撐?用香港本地資產總值2000億美元來支撐?香港恒指24000點時,港股總市值達到了萬億元;香港恒指數達30000點則總市值超過了20萬多億港幣,而香港資本市場總差,超越香港本地生產總值近20倍,香港靠什麼來支撐資本金融市場?
2007年下半年以來,香港股市恆升指數已經從最高32000點下跌了8000多點,且面臨著美國經濟2008年放緩、進一步下跌的巨大風險,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資本市場“直通車”,也可能是香港股市唯一的救命之“車”。“直通車”若2010年之前還開不出的話,那麼香港股市只能日落西山,不停地繼續走下去了。
解決不了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貨幣對接問題,解決不了兩種貨幣的遊戲規則問題,解決不了人民幣的“監管”與“市場”的未來問題,解決不了美元與港幣的“聯絡匯率問題”,解決不了美元銜接港幣之後的人民幣的環境變化等等……若人民幣去了香港,也是與香港港幣那樣,香港當局管不了,中國政府又鞭長莫及,卻要聽從美元的發號施令——豈不令世界可怕?
如是這樣,那麼“直通車”可能就永遠無法開出去!即使真的開出了,那也可能遭遇傾覆,遭遇重創或成滅頂之災!因為一種沒有根源的任何事務,誰來使之正確、不紊亂地正常執行呢?樹有根,水有源,任何的“直通車”都必須有其可行的、當然的遊戲規則,這是全人類的必然方向。
人民幣困局:橘子不是蘋果(1)
2008年3月已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中國經濟觀察”報告闡釋中國貨幣利率趨勢時指出:“中國央行反通縮和維護貨幣值穩定的決心堅定,未來降息空間不大,更不可能實行零利率”。這就是說,中國央行在2008年7、8月間開始反通脹貨幣策略,至今只是稍微做了2個百分點左右的下調,已經基本沒有“大”的調整。
接著易綱解釋為中國息率“不能與美國、日本相比”,就像橘子不能與蘋果相比較,但是一個國家的金融利率高企,貨幣成本就當然居高不下,這是全球金融貨幣共有的事實和規律。現在,中國利率成為全球主要國家之最,卻“未來降息空間不大”——這,是哪裡出了問題?是中國息率與國際相悖?還是中國金融策略依然不適應國際環境?還是中國金融貨幣策略原本就與國際市場衝突?是中國應向世界看齊利率?還是全球利率應向中國看齊?
人民幣與全球大多數國家貨幣不同:如美元真諦國際貨幣,如歐元一出生就是自由貨幣,就連香港、澳門的貨幣,也是自由貨幣、不受任何管制,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最大挑戰就是“自由貨
《中國很土很土的歌但在臺灣很火了》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