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5章 廬江之戰(二) (第1/2頁)

默素醉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遜見陸康巡視至此,忙上前來拜見陸康。

“伯言近日守城,可有何難事?”陸康扶起要跪拜自己的陸遜。笑眯眯地問道。

“說起困難,倒有一事,正欲稟告太守大人。守城箭支,稍有不足。請太守大人,再拔些可否?”

“庫中箭支,也不多了。不過伯言放心,我這就命人趕製。數日便可滿足爾等所需。”

“伯言謝過太守大人!”

陸康知道陸遜的性子,不到萬不得已,他絕對不會向自己求助的。

陸康表面上滿口答應陸遜所請,但有苦自家知,雖在與孫權開戰之前,收攏了全郡大部分的錢糧物資。但袁術賊心不死,廬江城一圍便是半年,府庫中錢糧和各類守城物資早已消耗大半。入不敷出了。

為今之計,只有捨棄一張老臉。向城內各大家族張口求援。要知道,大漢朝養士數百年,江南又是漁米之鄉,相較北方而言,受戰爭波及的次數少。故在江南,出現了許多龐然大物般的世家。

甚至說有些世家富可敵國,也不為過。比如說廬江城中的顧家,便是如此。後世好事之人,按家族經濟實力和人才影響力,排江南世家的座次。有個說法是“顧,陸,朱,張”四大家族。顧家排名第一。可以佐證顧家的實力有多麼的強橫。

說起顧家,倒是跟陸家頗有些淵源。顧家的發家之地,和陸家是同一個地方。俱是在吳郡。同陸家一樣,廬江城中僅是顧家的一個分支。

顧,陸兩家既然同處吳郡之地。古人婚姻又講究門當戶對。故顧,陸兩家,數百年來,相互通婚者,不在少數。便是陸遜的母親,陸績的正房大夫人也是姓顧。

陸康一邊思忖,一邊邁著步子,來到顧家大門口。

顧家廬江家主叫顧樓,其祖父顧奉漢恆帝時曾任穎川太守。致仕後,迴歸吳郡,以耕讀,紡織傳家。

顧樓聽說陸康拜訪,和長子顧雍一起出門迎接陸康。

陸康早就聽說過顧雍的名聲,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談如高雅,溫潤如玉。如謙謙君子。

顧雍自小便拜大儒蔡邕為師。邕,雍同聲。顧雍聰明伶俐,但有所學,皆能融匯貫通。蔡邕驚奇,成年後親自為他取字“元嘆”。

“早聽說元嘆在外遊學,久未嘗見一面,今日一見,越發是玉樹臨風,人中龍鳳了。”

陸康不吝讚譽。顧雍倒有些不好意思。道:“伯父過譽也。雍聽說家師在徐州辦了徐州書院。便決定親往一觀。一去經年,家師託以瑣事。此次返家,正欲辭別父母,前住徐州任事。誰知恰逢孫權圍城,不得出也。只好在家讀些閒書。”

陸康一聽,頓感興趣:“元嘆觀之,徐州之地,真如坊間傳聞那般富庶嗎?”

顧雍笑道:“百聞不如一見,依吾觀之。比之傳聞,更勝十倍。

徐州一地,全無苛捐雜稅。尋常百姓,只要肯辛苦勞作。可保衣食無憂。吏治清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更有書院兩座,一曰:徐州書院。尋常百姓,也可入讀。一曰軍事學院。北民民風彪悍,尚武成風。官府以民族大義誘之,使尚武之人,懂得國家大義。不致誤入歧途。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依雍淺見。一統天下者,非新漢莫屬。”

陸康聽得心馳神往。嘆息一聲,道:“元嘆之言,定然不虛。然吾廬江,遠隔新漢,千里之遙。恨不能親往一見,奈何如之?”

顧雍微微一笑,道:“那倒未必。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此理自古皆然也。”陸康眉頭緊皺,嘆息道:

“將來之事,或許能如此吧。不瞞元嘆,吾此番登門,乃求援也。孫權小兒,圍城已有半年。城中錢糧物資,均消耗大半。今又有紀靈大軍,進逼而來。吾厚著臉皮,請求顧家援助一二,吾以家主之名擔保。顧家所獻,戰後即便是傾家蕩產,吾陸家也當償還!”說罷,拱手為禮,朝顧樓一拜。

顧樓一聽,莊重地還了一禮:“陸公一心為民,翼護全郡百姓周全。吾顧家早有耳聞。袁術狼子野心,早有吞併吾郡之意。

吾顧家既在廬江安居樂業,守土之責,當盡力而為。何談償還?”

陸康大喜,道:“顧公深明大義,乃吾輩楷模。康先行謝過。”

隨即,兩人細細商談。陸康滿意而歸。

接下來幾日,陸康又拜訪了城中幾個大戶人家。有顧家帶頭,幾個大戶人家,也都答應鼎力相助。尤其是廬江第二大的家族喬家。不僅僅是出錢,出糧。還把自家的3000護院,供陸康呼叫

《圍爐三國鍋盔加盟電話》 第145章 廬江之戰(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