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 171 章 地裡歷史農業9 (第1/6頁)

南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夏精耕細作從戰國開始,戰國之前的農業是能用非洲的態度概括】

天幕話剛落音,一個長得黑麻溜漆的人出現在歷代人眼前。

唐之前的民眾驚呼:這是誰?長得如此漆黑?

而唐朝民眾一眼認出:原來後世把崑崙奴叫非洲人?

正驚訝間就聽到有人問他:你們為什麼不從事農業?

非洲人疑惑:有那麼多芒果可食為什麼還要種植?

你們種植需要太陽和雨水,我們只需要等植物成熟摘下就可以了。

嘶~不用種地就能養活自己?

神蹟的對話讓天下百姓眼熱不已,什麼地可以等植物自己成熟?

他們也想去啊!

可惜天幕並沒有回答他們的話,而是開始正經講述:

【原始時期的農業亦是如此,氣候帶來的生長彌補農業技術上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原始社會(世界級)主要食物是無性繁殖的芋。

這種最喜高溫溼潤環境的作物在原始社會中隨手可得,有大量食物託底,人類能在自然中挑選出植物叛徒:能結出果實、能成片生長、便於收集的種子,把它種在部族,與雜草或野生親緣不斷雜交,得出最適合當下的植物進行栽培。

華夏是最早馴化動植物的國家之一,萬年前北方馴化的粟稷是整個東南亞的起源。

距今9000-8000年前南方開始馴化稻穀,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後良渚、屈家嶺、河姆渡等遺址證明長江流域主要種植水稻】

劉啟望著熟悉的食物一愣:“蹲鴟?”

此物好種卻不耐儲存,並且充飢力不如稻麥粟好使,所以並不流行關中,僅民間家中食用。

他摸著小劉徹的頭暗想:沒想到蹲鴟曾經是主力充飢食物。

可惜此物於漢用處不大,不耐存作物便不適合推廣全郡。

【馴化後的種植方式很粗糙,雨後隨意撒種,讓種子自然生長,打的就是一個自由。

當部落聚集定居,減少狩獵轉向採集後,為了養活更多脫農者,原始社會的農業開始發展,進入耜耕階段。

耜耕指用原始社會先祖,學會用農具進行農業操作。

最初的農具是耒,它是扁平狀的毛筆,只是在筆桿和筆頭間綁有橫枝,如橫短的十字架。

操作方法:先燒除地面草木,然後抓緊耒進行葵花點穴手,在土地上不斷上下點穴,這叫‘即行播種’。

此方法非常浪費土力,必須隔年新開土地進行種植,等舊地恢復植被才能繼續刀耕。

唔,這種方法被稱為‘撂荒’,也叫刀耕火種】

天幕頓了頓補充道:【從原始社會到夏商周行此方法,在華夏熱帶地區甚至保留到解放前,如雲南景頗族、獨龍族等,皆是連歲三四收,地瘠而棄,更擇新者。

或是直接伐木燒草,將谷種種於灰中,無論旱澇皆有收穫,當土瘠不可再

種時又伐一山,重複以上動作播種砍山。

他們能保留兩千多年不變,是因他們緯度在亞熱帶地區,腐殖地厚實,氣候能促使種子生長結果,不然換北方試試?

怕不是早就餓死了】

胤禛擰眉,憋了幾息忍不住道:“雲南貢山等地仗著氣利蠻荒蠻種,不耕田不犁鋤,所行皆是刀耕火種,窮等農物自熟以飽裹腹。

朕遣官員屢屢勸說耕種都不聽,勸得多了寧願棄屋也不願精耕,真是不堪教化!”

黃帝時期民眾不利其器,燒山林耕種也就罷了,如今大清有各類耕種利器卻不用,實在是他搖搖頭,卻不準備強制他們精耕,大清對邊陲民眾要求很簡單:別鬧事,別反清就行。

至於其他的想刀耕火種便刀耕火種吧。

【熱帶氣候讓原始社會能以最省力的方式,獲得足夠的食物養活部族。

但華夏氣候不是一成不變,地理氣候證明年降水量減少100,北方農區向南推退100k。

相反平均氣溫上升1c,氣候帶北推移100-200k。

氣候帶變動帶動農耕產出變化,當氣候、讓收成達不到預期時,耜耕被迫升級,良渚遺址出現了鋤頭、耜、石犁等農具,當時石犁的一天可耕4擔田,堪稱是農業工具革命性突破。

農業發展到仰韶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農具不僅有石鐮,還有石磨谷器及杵臼,給穀物去皮】

蘇軾等人手忙腳亂:快快快,記下

《秦皇漢武歷史小論文》 第 171 章 地裡歷史農業9(第1/6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