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5個個省的狀元。作為您來講,會不會有一種被挖牆腳的這種感覺?

許智宏:我沒有這個感覺。為什麼?狀元,顧名思義就是他考分最高。假如今年考700分,690分的同學就是不好的,不能這麼講。我在很多媒體講,我甚至認為差30分、差40分,從本質上從天性上來講沒有多大差別。我相信前5%,至少5%的學生,他們從天性上面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把這些學生培養得最優秀。這是最關鍵的。

陳偉鴻:我覺得在這個談話的過程當中,我們倆在一個概念上發生了一點點的歧異,我始終是聚焦在“狀元”這兩個字上,而您可能把這個範圍擴大了一點,比如說是“優秀的學生”或者是“好學生”,甚至是更大的一個範圍“學生”。如果我們在這裡,把“學生”這兩個字改成了“狀元”。比如我們講的,說“我樂意看到更多的狀元到香港去讀大學”,您對這句話持什麼樣的態度?

許智宏:我相信不會的,實際情況不會的,我確信不會產生這種狀況:狀元全部到香港去。

陳偉鴻:那如果更多的狀元去到了香港,甚至比今年的15個會更多,明年可能翻倍,那個時候你覺得呢?

許智宏:當然,我希望狀元的選擇將來也是多元化的。

陳偉鴻:今天既然我們山東的考生開了一個頭,想當一下北大的校長,今天我們讓你先過癮一下。假設你現在就是北大的校長,你會願意看到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到香港,或者是其他海外的名校去讀書嗎?我們讓這位準校長先發表一下你的觀點。

狀元二:說心裡話,我不願意。

陳偉鴻:說心裡話,不願意。謝謝。聽完了你的這個觀點,我們也聽聽其他的幾位,如果這個時候大家是站在許校長的立場上。

孫東東:我也很同意我們許校長的話,就是狀元他走不走,取決於一個社會的導向,還有他自己的選擇。首先不會全部都走。那麼我如果是校長的話,看到狀元走,我會以一個很平和的心態。走就走,問題不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生源基礎在這兒了,全國的文科最優秀學生基本集中在北大,理科我們跟清華平分,各佔一半,還有少部分到其他學校。

鄭淵潔:許校長剛才一句話我就很贊同,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許校長的意思就是說優秀學生不一定是狀元。我把後半截說完,就是狀元不一定是優秀學生。我看過一個,我忘了是哪個國家的教育學家,很有名。他是說研究一個現象,他說從小學到大學,在班上第十二名左右的學生,長大了有出息的機率最高,只有一個特例是愛因斯坦,他是倒數第二名,在蘇黎士上工商學院畢業的時候,是全班倒數第二名,這是個特例。

我的大學(4)

陳偉鴻:您這句話一說,大家都得調整自己的角度往十二那裡湊一下。

鄭淵潔:那我要是北大校長,香港既然這樣的大學來這兒就是說把狀元弄走,那麼很好,我以後就錄取各省的第十二名。

陳偉鴻:這是另外一位校長的做法。好,您旁邊這位,人家是真正的校長羅校長,是吉利大學的校長。您覺得有這麼多狀元被招走會不會影響您的心情?

羅曉明:作為一個北大的校長來說,我內心想肯定是有難過的一面,那麼不管許校長現在說,承認不承認,說沒關係,你怎麼走,更多的人走了也沒關係,我想是不會的。這是我個人的第一個想法。第二個想法,我很同意前面幾位同志的想法,就是說不要把狀元吹得太過頭了。我確實不認為到北大就是最優秀的學生了,考上狀元,考取了狀元就是最優秀的學生嗎?不一定,我認為是不一定。

陳偉鴻:我們今天看到羅校長說您看到這些尖子,這些狀元被招走有一點難過,他能不能說出您的心聲?

許智宏:這個狀元是相對的。所以我每年跟新生中狀元談話、座談的時候,每年都要講,你們到北大必須重新開始,狀元不過表明一次考試的成績,並不代表你全部。可能你會發現你周圍的同學比你更優秀,很多同學可能比你更優秀。

◆“北大的學生賣肉沒什麼了不起”

陳偉鴻:今天來現場的這幾位狀元就算是提前聆聽了我們校長的教誨。像我們剛才提到這句話,其實能夠反映出您作為北大校長,尤其作為一位教育家的那種胸懷。那接下來一句話,其實在當時被媒體引用的時候是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論,甚至有很多的質疑聲。這是一句什麼樣的話呢?我們一塊來看看許校長的第二句話,大家對許校長這句話記憶猶新,是“北

《研討轉型時期的社會道德問題》 第1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