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言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總監 郭振璽
2006年初,我和《對話》欄目主創人員座談時,講過一句話,我說:優秀的電視談話節目應該有一種“承擔”。
“承擔”首先是一種媒體的社會責任,是媒體人的一種工作激情,還有我們的主創人員一刻不停觀察社會的眼睛。已經開播6年的《對話》,是中央電視臺最有影響力的優秀談話節目,也是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最具經濟特色的強勢欄目之一。因此,在我看來,《對話》應該有這種“承擔”。
2006年末,《對話》製片人找到我說:“我們想把一年來,《對話》做過的一些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力的節目,結整合一本書,書名為《中國社會轉型中的焦點問題》。”我為有這樣一群嚴肅、認真、有社會責任感,敢於“承擔”的同事而感到欣慰。
顧名思義,本書以《中國社會轉型中的焦點問題》命名,以就業、教育、醫療、農民工、新農村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為重點,記錄了諸多專家、學者、官員和各界有識之士新銳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辨,為我們奉獻了一道“思想大餐”。在這本書裡,我們發現思維有正向的,有逆向的,有多元主義觀察;有感性經驗判斷,有理性思辨,有實證觀照;有微觀切入,有全景掃描……如是,才更接近科學,更貼近實際,對工作和生活具有指導意義。這本書的現實意義也在於此。
中國經濟正在轉軌,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轉型期既是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也是社會矛盾的高發期,必會引起各利益主體的博弈。
“和諧”是中國戰略機遇期的社會主調,也是我們創作節目的重要指導思想。和諧的社會意味著更加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什麼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本書所呈現的,就是《對話》節目2006年對於社會民生問題的最忠實記錄,同時,我們又希望透過出版這本書,表達我們的思考,並樂意牽手更多的同道關注這些社會現實。
社會結構的轉型也相應地帶動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理念、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的轉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傳統,直觀現實,感知未來。只有這樣,我們的行為方式才能踏上時代的節拍。
身處劇烈變化的時代,追求創新、勤于思考,是我們這個時代共同的精神氣質。我們願意借《對話》這個平臺,不斷為大家奉獻更多精彩的觀點和案例,使我們的大腦更理性、更有建設性,使我們的腳步更加穩健;思想也更有遠見。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國的古訓,也是我們創作時尊重的理念。《對話》團隊將一如既往,不斷創新。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對話》這個團隊,他們把“承擔”一直裝在心裡。有了這樣一本書,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節目,還有了整個節目更準確的定位和更深刻的社會思考。
餘話不說。是為序。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看病難(1)
【背景介紹】
“看病難”話題一直備受關注,原因有三:第一,這個問題不只涉及到一部分人,而是涉及到13億人,每一個人的利益都牽涉其中;第二,“看病難”不單是醫療問題,更涉及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涉及社會公平和正義;第三,醫療服務的管理、發展和改革均存在很多問題,對此老百姓很不滿意。
可喜的是,政府將醫療衛生工作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提出將透過發展農村衛生、小區衛生,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加強醫療服務監管,轉化醫療機構執行機制,推動醫藥購銷制度改革,打擊商業賄賂,整頓醫德醫風,逐步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
【嘉賓簡介】
衛生部部長 高強
哈爾濱新發紅十字醫院院長 戰勝軍
協和醫院常務副院長 李學旺
積水潭醫院院長 田偉
安徽省立醫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 許戈良
主嘉賓:衛生部部長 高強
→他,在非典肆虐時期“受命於危難之間”;
→他,走訪艾滋村,心繫艾滋病孤兒的健康成長;
→他,駁斥“中國人感染禽流感”的誇大報道;
→他,永遠把人民的生命和百姓健康放在第一位;
→他,一向低調處世,卻總在非常時期高調走入人們的視線,在國內外多次與公眾“面對面”;
→他,為了破
《當代社會轉型的新趨勢》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