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0部分 (第1/4頁)

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帝國收支平衡的巨大貢獻,英國就不可能“利用海外投資的受益進一步對外投資”,不可能“把從投資受益中獲取的流動資本,返回到國際貨幣體系”。而且印度貨幣儲備“提供了大量可供調配的資金,英國的貨幣權威可以利用它來補充自己的儲備,保持倫敦作用國際貨幣體系中心的地位”。

如果說近代的日本將崛起成為世界性大國的希望寄託在控制中國之上的話,那麼英國人則將它的大國之夢賦予在印度的身上。正如曾一度擔任印度總督的寇松勳爵所言:“只要我們仍然統治著印度,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一旦丟掉了印度,我們的地位將一落千丈,只能降格為一個三流國家。”而更多的英國人在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並沒有意識到印度對整個大英帝國的真正意思,他們只知道享受著從印度次大陸源源不斷送來的糧食和紅茶,同時形象地將印度譽為“大英帝國王冠上最珍貴的寶石”。

“往往只有失去之後,才會懂得珍惜。”這句至理名言不僅適用於普通人的生活,乃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同樣頗有意義。雖然英國人有句名言:“寧可失去整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但是如果可以用犧牲一個文化巨匠來交換這樣一個完美的殖民地的話,那或許英國的大多數政治家會毫無猶豫的拋棄莎士比亞。當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散去之後,古老的大英帝國依舊驕傲的站立在勝利者的位置上,但是傷痕累累的大不列顛雖然取得了榮譽,但是卻失掉了一個帝國。在短短20年裡,擁有50多個殖民地國家的“日不落帝國”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個島嶼而已。

在失去的諸多殖民地的過程之中,英國沿襲了實用主義的傳統,以其特有的冷靜與務實態度,將其沉重的包袱一個個地卸落,以期與相對衰落的國力和不斷下降的國威相適應。英國人爭先恐後地從各殖民地撤退,甚至“有時歐洲國家比殖民地的民族主義領袖更急於儘早給予殖民地獨立”。但是在印度獨立的過程中,英國社會之中仍卻有相當數量的老人始終對放棄這一大英帝國苦心經營了近2個世紀的殖民地抱憾不已。不過比起那些只會在照片和回憶錄中空發感慨的英國貴族來,漢密爾頓公爵和絕對效忠於英國皇室的“嘉德騎士團”則是毫無疑問的行動派,雖然從他們制定這個名為“重返次大陸”的計劃開始到最終變成現實,足足用了大半個世紀的時間。

在19世紀英國人之所以可以征服遠比自己龐大的印度,其根本原因並非是因為堅船利炮的不可戰勝,或是廉價的商品可以摧毀任何的萬里長城。而是因為印度當時正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之下—18世紀中期後的印度,雖然莫臥爾皇朝的統治依然存在,但實際其統治地域不超出德里周圍,整個印度已分裂得十分細碎,大大小小的獨立半獨立王公有500多個。較大的國家就有孟加拉,奧德,馬拉特聯盟,邁索爾,海德拉巴,旁遮普等等。

但即便如此與要征服的物件相比,印度東印度公司的力量仍不足以應付。作為征服者,它要面對的是一個大的國家和遠比他強大的軍事實力,何況它的對手不是一個,而是很多個。如果要一對一的硬拼,東印度公司取勝的機會是很小的。但英國的決策者們對這點認識很清楚。於是公司針對印度實際,採取了多種手段並舉的侵略方式。他們插手一王公內爭,收買幫培植代理人,以便在發動軍事進攻時裡應外合。利用王公間的矛盾,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特別是阻止他們聯合抗英。最後再採取直接兼併和建立附屬國體系並舉的辦法,選擇幾個地區性的大國進行軍事征服,以殺一儆百。

正因為如此在征服了印度之後,英國將其統治下分成兩部份:一部份由英國直接統治叫“英屬印度”,而另一部分則是眾多的附屬國,叫“土邦印度”,實行間接統治。這些土邦總計554個,遍及印度各地。英國雖然表面上實現了印度的統一,但卻又人為地把分裂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下來,保留眾多王公,讓他們互相牽制,以保證英國對印度的絕對控制力。

在200多年的分化努力之下,在英國人看來印度已經被從精神上徹底的肢解了。當1947年,當英國人被迫結束其殖民統治時,他們中的觀察家甚至作過一個酸溜溜的預言:英國人一撤走,英屬土邦一旦崩潰,次大陸很快便會墜入“巴爾幹化”的深淵。但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卻印度經受住了種種考驗,一度成為了一個相對穩定和統一的地形區大國,且顯然比獨立時更強大了。在這一點上印度人民所表現出來的凝聚力不能不說讓英國人大跌眼鏡。

這一奇蹟看似不可思議,但實際

《龍的力量現場》 第20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