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颯爬上梯子,陳禿俯下身,候她爬得差不多了,一把把她拉了上去。
這兒視野算高,但也高不到哪去,望不到她的水上屋。
易颯四下看看,問他:“我的烏鬼呢?”
陳禿笑嘻嘻的:“你來。”
他引易颯走到邊沿處,從這往下看,可以看到一樓層板盡頭圍起一圈鐵網欄,裡頭橫著兩條笨重肥厚的暹羅鱷,一大一小都趴伏著不動,大的近三米,小的一米多。
陳禿說:“餵了我的阿龍阿虎了。”
說完,自以為很有幽默感地笑。
笑到一半,不笑了。
易颯正斜抬起眼看他,眼睛自然收窄,且細且長,那目光,讓人想到呲呲吐信的蛇。
陳禿忽然想起,今天好像是19號。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惹她是件很不聰明的事。
他馬上解釋:“童言無忌,童言無忌。烏鬼在屋裡,喝大酒呢。”
易颯走進屋裡。
這個社群“診所”,更像個搞藥品批發的黑超市,中間一張帶抽屜的破辦公桌,靠牆那幾面都是貨架,一層一層,頂到天花板,每一層都放許多塑膠抽盒,裡頭盛著膠皮手套、醫用紗布、針管注射器、感冒藥等零零總總醫用品,有中文標籤的,也有亂七八糟外文的。
也不知道陳禿是怎麼搞到的,易颯從沒問過,反正貓有貓路,狗有狗道,這兒的人都是八臂猿猴千足蜈蚣,總有層出不窮路數。
辦公桌腳下,有隻魚鷹,體長將近一米,濃黑的羽毛如密集魚鱗,泛金屬色冷光,嘴巴是金黃色,扁長,像帶鉤的老虎鉗,眼睛卻是綠瑩瑩的,活脫脫兩盞小燈泡。
魚鷹,也就是俗稱的鸕鷀,中國古代也稱它“烏鬼”,杜甫有句詩說“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詩裡的“烏鬼”,指的就是魚鷹。
早些年在國內,馴養魚鷹捕魚的人很多,因為低投入高產出:一頭魚鷹每天能捕鮮魚二十來斤,吃的十分之一還不到,所以售價很貴,抵得上一頭小牛犢。
但後來就漸漸沒落了,因為捕魚技術的進步,也因為魚鷹捕魚有點竭澤而漁,破壞生態,越來越多的省份把它列為“非法漁具”,現在的魚鷹,基本成了旅遊景區的表演道具,攝影師尤其喜歡拍攝夕陽下漁夫撒網魚鷹蹲舷的照片,大概覺得這場景非常有意境。
眼前這隻,應該是魚鷹中的極品,當得起“烏鬼”這詭異霸氣的古名稱,它面前有隻粗糙的淺口陶碗,以前農村上墳時供的那種,裡頭盛著白酒。
喝大酒呢,果然逍遙。
易颯上前兩步,握住烏鬼的脖子把它提了起來,提到一半嫌重,又放下來,甩了甩胳膊,說:“不錯,沒輕。”
陳禿表功:“這祖宗,我哪敢慢待它?怕它吃不飽,我還從越南人那裡買魚餵它。”
易颯嗯了一聲,掏出兩卷美刀扔到桌上:“拿貨。”
陳禿說了聲“得嘞”,半跪下身子,從一邊的貨架底下拖出兩大瓶液體藥劑,一手攥一瓶的瓶頸,卯著勁提擱到桌面上。
瓶子是深棕色,瓶身上貼著的標籤全是螞蟻般密密麻麻的外文,易颯懶得看,問陳禿:“是最好的?”
陳禿拿手拍拍瓶蓋,像拍生平得意之作:“那是當然。”
他壓低聲音:“10毫升的注射器,三針,放倒只藏獒沒問題,八針,棕熊都倒。像你盜捕野象,頂多十針的量,別打多了,打多就死了。”
易颯從來沒說過要這玩意是幹什麼的,但獸用麻醉劑,每次還這麼大量,東南亞又不是非洲大草原,沒那麼多大型獸,他用腳趾頭猜,都知道是進叢林盜捕野象的。
雖然每次說時,她從沒承認過。
但也沒否認啊。
這次也一樣,只說了句:“給點贈品。”
說完了,也不經他同意,從貨架邊吊掛的那捆厚塑膠袋裡拽下一個,搓開了,在抽盒間隨手翻撿,陳禿無所謂,女人嘛,就是愛佔小便宜。
易颯忽然想起了什麼:“我剛在岸上,看到一箇中國老頭。”
陳禿說:“來好幾天了,第一天就被人帶來找我了。”
他為自己在社群華人間的知名度沾沾自喜:“說是來找自己女兒的,還留了一摞尋人啟事給我,請我幫忙散給看病的。”
“怎麼找這來了?”
“他女兒給家裡寄過照片,看背景是水上村莊,他沿大湖找了大半個月了,看咱們這最像。”
☆、13
《三線輪迴講什麼》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