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63章 謀條生路,期待已久 (第1/1頁)

吹口哨的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一早。 早朝之上。 滿朝文武氣氛均是凝重,北蒼關大軍揮師京都,已呈現勢不可擋之勢。 京都危矣。 北蒼關揮師京都這幾日以來,京都方圓數百里也是出了一大堆有關民生的爛攤子。 趁火打劫的馬匪,流離失所的難民,趁機奪利的地主豪紳等等一系列問題。 楊辰端坐龍椅之上,有條不紊的一一處理大臣們啟奏之事。 對於這些,楊辰心中早有準備。 所以他處理起來,並不慌亂,反而井井有條。 這讓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心裡穩當了不少。 皇帝不慌,條理分明,也給了他們穩定百姓,處理政事的信心。 當然隔岸觀火,靜觀其變的大臣也不在少數。 畢竟這次起兵的是瑞王。 都是大唐皇室內部的事,談不上亡國滅種,改朝換代,即使瑞王成功了,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 更有甚者,他們本就是瑞王的擁護者。 他們巴不得瑞王趕緊坐上龍椅,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的好日子可就要來了。 而尚書令林幕,依舊是閉口不言,極其低調的狀態。 看他現在的樣子,完全想不到半年之前他是權傾朝野的權臣之首。 至於他的內底是否如表面這麼老實,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太和殿內,龍椅之上。 楊辰俯視著朝堂上的大臣,平淡的目光下是銳利的鋒芒。 雖然能站在這裡的大臣,都不是尋常之輩,養氣功夫都是有一番造詣。 但他們的小心思逃不過楊辰的眼睛。 不過要說最可恨的,還是那些想趁著這次亂局,大撈一筆好處的朝臣們。 他們最近沒有忙著政事,反而暗中與地主、豪紳、富商們相互勾結,哄抬物價,趁亂牟利。 楊辰眼底有殺機隱現。 這一次瑞王造反,也給了楊辰再一次清洗朝堂的機會。 瑞王之亂平定後,楊辰將徹底掌控這朝堂,以往的隱患也將連根拔起。 在大臣依次啟奏,楊辰逐一處理中。 早朝接近了尾聲。 楊辰站起身來,掃視群臣。 “雖瑞王謀逆,犯上作亂。” “但這社稷不能亂。” “各位愛卿身為朝中大臣,大唐棟樑,在這個時候更應該足夠沉著足夠冷靜。” “國事政務,事無鉅細,一樣不可亂。” “這次亂局,做得好的,朕自有封賞。” “但若是有哪個想亂中牟利,擾亂朝綱。” “那朕奉勸他,先想想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 楊辰言語間,滿是肅殺之氣。 滿朝文武聞言,都是心頭一緊。 他們可不會懷疑這位的手段。 畢竟,這些年來,那麼多人頭在那血淋淋地擺著呢。 “陛下聖明,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陛下聖明,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 有大臣帶頭高呼,隨後大臣們的高呼聲連成了一片。 退朝之後。 楊辰站在太和殿中,佇立良久。 他知道無論他怎麼說,都會有人鋌而走險,畢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但是他一番敲打,總歸會讓這些人動作小些,讓亂來的朝臣少一些。 這一次瑞王之亂。 他會殺一批擁護瑞王的大臣,他不想再添上更多的人命。 一批一批殺下去,朝中職位也會有空缺,對國家穩定不利。 楊辰心中已有計較。 這一次除了那些與瑞王有關係的大臣,只要不是做得太過的,楊辰都會睜一眼閉一隻眼。 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楊辰沉吟良久,收回目光,離開太和殿,他徑直前往御書房。 御書房中。 楊辰密召江瀚。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得打就是了。 仗打不贏,一切免談。 槍桿子底下出政權,拳頭底下見真章。 他得和江瀚好好商討,佈置一番。 即便楊辰已經與兮兮定下了計策,除去上官海泊,阻斷瑞王的情報網。 但是北蒼關大軍的實力在那裡擺著,楊辰也不敢小覷。 北蒼關的數十萬將士作為大唐最強悍的精銳之師,這些年來一直駐守這北境,將大唐以北的大魏抵擋在外。 如今倒戈,揮師京都,非大唐腹地軍隊可以抗衡。 這也是大唐歷史遺留問題,當年太祖皇帝雄心壯志,有掃平北方的打算。 所以大唐開國,定都北方,精銳之師一路向北開疆拓土。 可太祖病逝後,這雄據北蒼關的虎狼之師則成了隱患。 到了先帝即位,也就是楊辰的父親,雖趁機削了慶王兵權,但是北蒼關的隱患卻沒能解決徹底,便撒手人寰。 現在這個爛攤子,徹底在楊辰手裡爆發了。 楊辰與江瀚在御書房,足足密談了兩個時辰。 日上中天之時,江瀚才離開御書房。 出了楊辰與江瀚兩人,沒人知道二人都說了什麼。 在楊辰與江瀚密談之時。 京都,林府。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唐誰造反》 第363章 謀條生路,期待已久(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