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龍城過客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第一章 山雨欲來
我們村以前叫東柴,就在襄陵縣城的邊上。歷史上,這裡一直是一個很富饒的地方。相傳明朝末年的時候,李闖王率著他那一大幫陝北的農民兄弟,渡過黃河,一路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然而到了我們這個地方卻是久攻不下。一天,李闖王帶著他準備繞道而進的隊伍上了西邊的姑射山。當時正值麥子成熟的季節,微風吹拂之下,金黃色的麥子在廣袤的襄陵大地上像金色的海洋一樣翻滾著麥浪,闖王良久的怔在那裡,不無遺憾的感嘆了一句:金襄陵!
這裡確實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寶地,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把這裡作為重鎮來經營,許多帝王和皇族更是把這裡當作了百年之後的最佳去處,因此在我們這一帶,古代墓葬非常之多,其中名氣最大的就要屬一夜之間平地上起了九大疑陵的晉襄公墓和故事流傳最多的胭脂墳了。
小的時侯,常聽老輩人說胭脂墳就在我們村的南坡上。傳說很久以前不知哪個朝代的一個皇帝,有一對非常漂亮的孿生公主,一個喜歡紅胭脂,一個喜歡白胭脂。兩個公主紅顏薄命,早早的都去了,老皇帝遵照兩個公主以前的喜好,將公主葬到了我們村的南坡上,兩個墓緊緊相鄰,一個全部用的是白土,一個全部用的是紅土,老百姓都叫它胭脂墳。千百年春去秋來,世代更替,西伯利亞的寒流將一層層的黃土席捲而來,厚厚的讓胭脂墳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到後來,誰也弄不清胭脂墳到底在什麼地方了。
老輩人說胭脂墳裡埋著寶貝的事情也是一輩兒一輩兒的流傳下來的,對於這一點,村子裡的人包括知道胭脂墳的外面的人,都從來沒有懷疑過。你想想看,人家可是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啊,那皇帝得給陪葬多少寶貝東西。
據說胭脂墳裡陪葬的金銀珠寶,奇珍異玩不計其數,其中還有價值連城的兩隻血玉鳳凰,相傳當年西域一個小國給老皇帝送了兩塊同樣大小非常罕見的血玉石,老皇帝召集能工巧匠費了三年功夫雕出兩隻一模一樣的血玉鳳凰,結果血玉鳳凰雕出來之後,兩個公主雙雙死去,老皇帝極度悲傷之下,將血玉鳳凰作為陪葬永遠的埋到了地下。為了這兩隻血玉鳳凰,盜墓的人一撥又一撥,一代又一代的竄到我們這裡,明挖夜盜,卻又都無功而返。胭脂墳安然無恙,倒是連累了附近的一些古代大戶人家的墓葬,紛紛被盜墓賊在無功之餘,順手牽羊。
曾經有一次胭脂墳差點就被盜了。聽老輩人說那是民國時候的事情。
鬧共和了!原本平靜的縣城裡開始流傳這樣一個看起來悖逆的訊息。訊息是走商幫的人從南邊帶回來的,聽說南邊好多地方都共和了,皇帝派了兵去鎮壓,都吃了敗仗,看樣子是要天下大亂。不管那大清朝的皇帝是滿人還是漢人,總歸這麼多年過來,老百姓終於習慣了大清朝的安穩日子,習慣了皇帝治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打仗終歸是不好的,因為打仗就要死人,甚至還要逃難,這是老百姓心中最樸實的道理。聽說共和了就不要皇帝了,而是學了洋人,立大總統。沒有皇帝的日子,老百姓從來沒想過,也沒有來得及去想,或者說根本沒有敢去想,好在是共和還沒有共到家門口,日子還可以暫時按部就班的過下去。但不管怎樣,街面上的流言,總是讓大家有了亂哄哄的不安的感覺。
要說這最不安的,就屬襄陵城的知縣許如海了。外面傳來的訊息越來越不利,聽說朝廷裡最能打的袁大老爺現在還貓在老家裝病不出來,小皇帝和那年輕的小太后已然是亂了章法,大清朝看來是風雨飄搖,大限將至了。按理說這許如海是不至於怕共和的,雖說他是大清朝正經的進士出身,接受過幾十年忠君愛國的教育,可畢竟也留過洋,見識過歐洲新式政治與生活,大腦要比尋常官吏開化許多。但大清朝要是真的完了,那他這大清朝的縣令知縣大人也就當到頭兒了。許如海這心裡終歸是亂糟糟的不舒服,一時間沒了打算,就連西街張寡婦那兒他都懶得過去。
曹師爺是一大早就騎著馬走的。許如海想這麼等著、熬著也不是個辦法,襄陵城裡雖然在外面做買賣,跑生意的人不少,但是他們帶回來的訊息有幾成是可靠的,他也拿捏不準。畢竟這山西也是京城身邊的地方,這南方的亂黨再折騰,也不一定能影響到這兒吧,說不定也像當年鬧義和團那樣,成不了什麼大氣候呢。那洋人到是連北京城都佔了呢,最終還不是還給咱大清朝了
《胭脂溝墳》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