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2章 由衷敬佩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配以義正言辭及高昂神情,輕易矇蔽眾人,關羽張飛如此,陳登三子也如是。

聽過劉備這番慷慨之言的人,多數被其所表現的遠志感動不已。

這就是劉備擅長的手段,他說話語氣充滿責任,加之長期以來的善行積累下的仁義之名,使得眾人都信服於他。

兩漢之際,言論主導者乃是士族文人。

他們未嘗人間疾苦,無從感知貧民生活之艱辛。

劉備則不然,眾所周知,起兵前以編席賣履為生,深知民間苦難。

他明白,適時予窮人一碗飯、一枚饅頭,便可換取他們終身的忠誠與歌唱。

歌聲漸流傳入士族文人耳中,他們不辨真偽,誇大的言辭渲染劉備仁義,再反饋至大眾,久而久之,成就了他仁義之名。

名震江湖,劉備的一言一行都被視為仁義之舉,即使是此刻在危局中棄陶謙的情意與百萬生靈不顧,他也能立於道義之上,一句輕描淡寫的“身存則國存,以討不臣”,成了解釋一切的藉口,屢屢得逞。

聽罷劉備一番言論,陳登三人儘管未曾大受感動,卻深信其言。

對他們來說,一個徐州與劉備的安天下志業相較,實在是微不足道。

這回的演技又讓劉備成功收效,使陳登三子沉默無語。

劉備望著漸行漸遠的陳登,心中滿是感慨,他朝徐州城拱手告別,嗓音沉重:“玄德向陶使君致謝,敖君侯遭遇袁紹伏擊,多虧陶使君示警。

玄德曾赴徐州助力抵抗袁紹,已傾力盡義。

此次離去,公私之間,都無法再有愧對。

願各位珍重,就此別過!”陳登搖頭輕嘆,步入城中,身後留下一道深思。

糜竺目睹這一幕,低頭沉默,而後目光堅決地轉向劉備:“玄德公,您前往江淮,凶多吉少,袁術之兵鋒難擋。

若承蒙玄德公看得起,糜竺願舍盡家財,助力一程!”糜竺的話語讓身旁的糜芳愕然欲語,卻被糜竺的眼神制止。

糜芳不明,劉備心中卻明悟,這位糜竺是個聰明之人,明白徐州絕非長久之地,要麼喪命要麼依附曹操,他寧願選擇此時向劉備表忠心。

將來劉備若有所成就,糜竺便是元老功臣。

劉備深受感動,喜上眉梢,握著糜竺的手笑道:“糜子仲助我,大事可成矣!”此言中助,不只是家財的饋贈,而是糜竺本人的輔佐。

對於劉備,錢糧誠可貴,但人才更難得。

劉備旗下已有關羽、張飛這般猛將,陳到這類干將以及青年將領劉封和關平。

不久的將來,關興和張苞也將嶄露頭角。

然而劉備最大的缺口,正是謀士。

簡雍和孫乾雖是智囊,卻非頂尖人才,若有糜竺加入,將是劉備的一大助力。

糜竺心領神會,回首看向劉備計程車兵們,低聲道:“主公,此些戰士身經百戰,可惜裝備不足,請賜我兩日,我會讓他們煥然一新。”糜竺此舉,顯然認劉備為主,已為劉備籌備軍資。

糜芳聽聞,終於領悟大哥決心離開徐州,投身劉備。

生死麵前,跟從劉備或許是唯一的生機。

劉備含笑對糜竺說:“子仲,五里之外山腳,兩日後候你大駕!”這一刻,劉備以君主的姿態自喻,已不再自稱備。

話畢,糜竺和糜芳兄弟離去,留下了劉備得意的笑顏。

多年的悉心經營,總算見到了回饋!原只打算敷衍陳登三人離徐,豈料竟贏得糜竺的效力,驚喜不已。

張飛望著笑容滿面的劉備,疑惑地問關羽:“二哥,老大獨自偷樂啥呢?”關羽撫須笑道:“三弟,平日勸你多讀幾本書。

你看不出來嗎?糜竺兄弟即將歸屬大哥。”糜竺兄弟是富商出身,又是徐州望族,其效忠將為劉備帶來豐厚財富。

擴軍壯實力的財政問題得以解決,連簡單的道理張飛都理解不來。

關羽與陳到相視,眼中盡是喜悅,他們清楚,糜竺之投奔源於劉備積年的聲名積累。

此刻,劉備積累的好名望開始發揮效力了。

在這,要特別提下陳到,他是豫州汝南人,人稱叔至。

早在歷史記載之前投誠劉備,統領五百精卒。

陳到之武藝和治軍之道受關羽、張飛尊重,因而執掌這五百精兵。

陳到命令士兵頭盔插上白毦,即白羽之飾,如同敖烈的血殺軍,故這支五百士兵被劉備稱為白毦精兵,作為貼身

《重生燕王》 第182章 由衷敬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