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鐵蹄下的殘屍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兩者不同體制所致,東部鮮卑只有一個核心——軻比能,其麾下將領分工明確,即使軻比能去世,仍有有力抵抗;而中部鮮卑是由十餘部落首領共推和連為領導者,造成了中部鮮卑整體統一但各持己見的局面。
漢軍的伏兵如狼群環伺,中央的鮮卑人劣勢畢現,九路部落化為九股各自為戰的勢力,每支部落領袖各為指揮官,失去和連一呼百應的統一排程,紛亂的想法讓他們各自下達自以為是的指令,導致混亂在部眾間蔓延開來。
反觀龍驤精兵則如猛虎下山,行動有序井然。
傲烈所率的每一支部隊,無論精壯與否,自組建之日即接受鐵律:無條件遵循命令!這原則源於傲烈對現代軍事精神的深刻領悟——軍人的天職便是服從。
正是此理念的烙印,傲烈的部隊得以所向披靡,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輝煌的勝利。
傲烈舉臂高呼,手驟然落下:“放箭!”二萬龍驤精兵接令,瞬間從左右兩側向狼山下密佈的鮮卑大軍發動精準射擊,弓弦震響連成一道駭人的樂章,萬千利箭猶如遮蔽晴空的暗雲,飛越山腰,在巔峰迴旋後攜雷霆之勢直擊山谷,五萬餘鮮卑鐵騎猝不及防,被驟降的箭雨吞噬。
俯身射擊相較於平射無疑更艱難,卻難不倒這般的神射手。
他們能在馬背上,以風馳電掣的速度準確命中目標,何況此時正穩踩半山之腰?
一聲慘叫劃破鮮卑陣形,箭雨狂飆,無情地擊中了敵軍。
薄薄的鐵甲抵擋不住利箭的衝勁,箭頭洞穿身軀,發出如裂革的沉音,鮮血濺起,數百鮮卑騎士如落葉墜地,再無生息。
因需機動作戰,九個小首領皆率騎兵而來,這也是中部鮮卑這次僅出兵五萬的主因。
中部人口雖不及東部密集,但也相差無幾。
先前東部落敗失十多萬兵力,皆因馬、步、弓三軍皆出,如今中部鮮卑的主力軍只剩下這騎兵,步兵大軍仍在後方。
傲烈心中早已計算明白,無論是鮮卑的騎軍步軍,他皆無所畏懼。
鮮卑橫行北地憑靠騎兵之力,若將這力量削弱,就等於抽掉了敵人的羽翼。
失去了馬軍,單靠步兵,鮮卑人便不再強大。
躍上夜雪白龍,傲烈揭開虯髯面罩,重劍指山下令:“龍驤兒郎,殺!”憤怒的吼聲響遍戰場。
隨著傲烈號令,二萬精兵縱身跨馬,舉起王渾以特別鐵鑄成的龍角槍呼應:“龍驤之勇,一往無前!殺! 殺! 殺!”
激越的戰吼震耳欲聾,兩邊軍隊在傲烈和呂布的帶領下,催動駿馬向山谷俯衝。
龍驤軍身為重騎,山地衝殺源於傲烈當年的先見之智。
他早就命王渾製作了馬蹄鐵,多年練兵,騎兵不再懼怕崎嶇,馬蹄鐵的庇護使得戰馬行於山地也能如走平地!
萬名甲衣閃爍的精兵騎馬持槍,藉助地形向下奔襲,如鋼鐵洪流裹挾馬蹄揚起的塵霧狂奔,此場景的威懾力唯有親歷者才得領略。
若以洪水猛獸喻龍驤軍,便是想象山體滾落的石崩,那狂放的力量誰能抗衡?鮮卑騎兵眼中的攻勢,猶勝於這毀滅的巨石!
一瞬之間,飛速下擊的精銳似兩條蛟龍,由前後兩方衝破了鮮卑隊形。
曾經,雁北狼騎猶如群狼攻擊,呂布如同狼王撲食;如今經過整合磨礪的龍驤軍,彙集燕趙狼騎、白馬義從及烏桓騎射的特點,在傲烈與呂布領導下展現了超乎前者數倍的實力!
傲烈憑藉疾速馳騁之力,霸王槍舉於胸際,尖槍微垂,甫一碰觸鮮卑騎兵,尖銳的槍尖即穿透胸膛,將敵騎拖離馬背。
刺殺後的傲烈姿態未變,借勢向前推進,刺穿的騎體重疊於槍身。
一聲沉悶,又有鮮血淋漓,霸王槍穿透第二騎胸膛,連同前騎,一同掛槍,隨傲烈神力,拋離了馬背。
至第四騎後,槍身無處可掛,傲烈一振槍身,用力甩向鮮卑軍群,伴隨他之力,掛於槍上的四騎飛拋而出,空中盤旋後直插入鮮卑騎陣,沿途帶倒數十鮮卑兵。
戰場混戰,馬蹄下,落馬之命運唯有變成鐵蹄下的殘屍。
另一邊,呂布揮舞方天畫戟,宛如斬魔,瞬間殺敵三人。
龍驤精兵本就高昂的鬥志在他與傲烈的影響下熾烈爆發,高舉龍角槍,乘馬勢以刺擊取敵性命
青龍偃月,銳若蟠龍之角,乃是一支形似龍角的鐵騎長槍,槍鋒一枝分岔,與戰國鉤弋相仿,直刺之餘更擅橫掃,龍驤軍,四支精英之首,將此器威力發
《重生燕王》 第167章 鐵蹄下的殘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