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4章 恭敬不如從命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路豪傑聞言,紛紛點頭稱許,一些胸懷壯志者,目光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而那些無心爭霸或是實力不足的,則一臉淡泊,安然垂首而立。

見場面略顯沉寂,袁紹起身,對曹操笑道:“孟德手握天子密旨,可見天子對你的倚重,何不讓孟德來擔任盟主之職呢?”

曹操聽聞袁紹這番虛偽之言,心中冷笑,他怎會不知對盟主之位虎視眈眈的正是袁紹?當初曹操假傳聖旨,號召天下英豪共赴盟約,第一個響應的便是袁紹。袁紹並非忠義之士,他第一時間站出來,無非是想借此機會撈取更多的政治資本,為日後的霸業鋪路。況且,袁紹倚仗冀州舊部,兵馬數量遠超曹操數倍,竟借曹操手中假旨,自封為車騎將軍,其野心與手段,昭然若揭。

“哈哈,本初兄過謙了,操手下不過數千兵卒,將領不過十人,論聲望地位及兵馬實力,皆不及本初兄。更何況,本初兄家世顯赫,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依操看來,唯有本初兄才堪當盟主重任。”曹操掩藏心中所想,笑容滿面地回應袁紹,語氣誠懇,絲毫未露破綻,連袁紹自己也信以為真。

袁紹呵呵一笑,說道:“孟德過獎了,過獎了。”口中雖謙遜,但袁紹得意的神色,已將他的心思暴露無遺。

在場的豪傑都不是愚鈍之人,見袁紹這般模樣,自然猜到他的意圖,各自暗中盤算,若袁紹成為盟主,自家會得利幾何。山陽太守袁遺,同為袁家子弟,與袁紹同宗,他首先站出,說道:“孟德所言極是,本初麾下兵強馬壯,威震冀、青,若由本初擔任盟主,某第一個贊同。”

袁紹見袁遺示好,微笑著向他點頭示意,暗中傳遞了一個眼神,暗示事後必有好處。袁遺心領神會,報以微笑。他在家族中的地位頗為尷尬,既非嫡系,又不受長輩重視。袁紹則不同,雖是庶出,但在袁家子弟中,袁紹的才能與氣度深得長輩器重,甚至超過嫡子袁術。袁紹一句話,對家族的影響不可估量,這也是袁遺竭力助袁紹的原因。

袁術在一旁看著袁紹與袁遺眉目傳情,心中煩躁,他自認身為嫡子,身份地位遠超袁紹,但隨著長輩對袁紹的器重日益增加,讓他頗感不快。然而,不快歸不快,畢竟同為袁家子弟,若袁紹能成為盟主,對他也有好處,袁紹先前封他為後將軍便是明證。於是,袁術也站出來,拖長了音調:“非是某偏袒親人,只是在座諸位中,除大哥外,怕是無人能服眾。依某看,大哥坐盟主之位,再合適不過。”

十八路豪傑已有三家主張推舉袁紹為盟主,加上袁紹自身勢力,這在十八路豪傑中已是不容小覷的力量。其餘豪傑低頭沉思,權衡著得失。

許久後,河內太守王匡猛然起身,大步走向點將臺中央,高聲道:“無論誰做盟主,某隻關心天子能否獲救,董賊能否伏誅!若本初兄能達成這兩點,某便認你這個盟主!”王匡本無野心,性格耿直,他只關心劉協的安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袁紹朗聲回答:“救出天子,剷除董賊,正是我們今日結盟的目的。即便某不能成為盟主,也會銘記這兩條,時刻不敢忘懷!”

“好!既然如此,某王匡,也贊同本初兄執掌盟主之權。”說完,王匡退後幾步,站在袁紹身後,與曹操、袁術、袁遺等人並立。

此時,支援袁紹的勢力已有五家,陳留太守張邈見狀,也起身走到曹操身旁。陳留本是曹操的勢力範圍,張邈雖為太守,卻唯曹操馬首是瞻,此刻自然要支援袁紹。

袁紹見三分之一的豪傑支援自己,不禁得意地笑了,一邊笑一邊說:“多謝各位抬愛,若無人反對,那袁某就恭敬不如從命,暫坐盟主之位。”

袁紹環視一圈,見眾人皆默不作聲,心中志得意滿,邁向盟主寶座。走到寶座前,袁紹轉身輕笑,正欲坐下,突然,一道雄渾之聲打斷了他的動作:“慢著!”

袁紹心中惱火,但面上仍保持平靜,重新站直,看向聲音來源。

遼西太守公孫瓚出現在袁紹視線中。公孫瓚挺立於點將臺上,左手按住鎮嶽寶劍,無視他人目光,朗聲道:“按理說,本初坐此位並無不妥。但既然大家皆以忠義之心救駕,盟主之位自然應擇優而選。瓚以為,還有一人,比本初更適合擔任盟主。”

不待袁紹發問,袁遺先發話了:“大膽!當今世上,誰比本初更有資格?公孫伯圭,今日若說不出一二三四,休怪某不留情面。”

袁紹假裝攔住袁遺,說道:“哎,大家一片好意,何必鬧得不歡而散?讓伯圭說說,誰更有盟主之資。”

曹操站在袁紹身旁

《重生燕王》 第44章 恭敬不如從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