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洞察世事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操聞言,驚訝道:“公臺所言,與某心中所想不謀而合!不知你提及的那位故友,姓甚名誰?”
程昱微笑道:“此人喚作郭嘉,字奉孝。
少年成名,數年前,公孫瓚曾邀郭奉孝,他卻未應召。
說來,郭奉孝拒絕公孫瓚的理由頗為荒唐,表面上,他自稱學業未竟,不便出仕,實則,呵呵,他不堪幽州的嚴寒,體質虛弱,若至幽州,恐年間,便會被幽州氣候折磨得痛苦不堪。”
“哈哈,這郭奉孝,頗有趣味。
看來,他是天賜予我的臂膀啊。
公臺,備一份厚禮,稍後某與你一同請郭奉孝出山!”曹操笑得開懷。
公孫瓚識人之明,天下皆知,既公孫瓚誠意邀請過郭嘉,想必郭嘉必有過人之處。
且聽程昱轉述郭嘉之言,曹操敏銳察覺,郭嘉之計,實乃生平僅見。
如此人才,若不主動招攬,曹操便非曹操矣。
話題一轉,曹操語氣陡然變得莊重:“張邈、劉岱之死恰逢其時,此乃天賜良機,不可錯過!眾將聽令:命夏侯淵率千軍,三日內掃清陳留郡內張邈餘孽,助我統一陳留!命夏侯惇、李典領兩千軍,即刻進發穎川!命曹仁、曹洪率三千軍,速往濟陰,為我大軍攻打兗州做準備!命程昱、于禁率五百軍,召集陳留城中富賈,籌集糧草,以備我軍征戰之需!”
眾將齊齊向曹操拱手,高聲應諾:“諾!”
徐州與豫州交界之地,劉關張三兄弟帶領千餘士兵,迷茫無措,為明日的去向憂慮。
此時,一條與曹操收到的戰報相差無幾的訊息,傳至劉備面前。"
此情報可確鑿?”劉備驚訝地問孫乾。
孫乾是劉備麾下僅有的兩位謀士之一,負責各地情報收集。
另一位,名為簡雍,因簡雍略通陰陽術數,偶能趨吉避凶,劉備委任他為軍師。
孫乾答道:“已核實,應無誤。”
劉備皺眉,心中莫名煩躁。
這公孫瓚怎如此命大,十二路諸侯,近二十萬聯軍,竟未能取他性命?若公孫瓚身死,劉備雖無法直接獲益,但至少能出一口胸中惡氣,誰叫公孫瓚總搶他風頭。
再說,公孫瓚若死,天子劉協必會另捧有潛力的漢室宗親以震懾四方,那時,豈非他的機會來臨?然而現在,公孫瓚安然無恙,讓劉備心中猶如吞了蒼蠅般噁心。
當然,劉備的想法純屬臆測,公孫瓚並無搶他風頭之心,是劉備的嫉妒讓他不自覺扭曲了事實。
至於劉協另捧漢室宗親之舉,更是虛無縹緲,除了公孫瓚,劉協絕不信任任何人,哪怕他是漢室宗親。"
該死的袁紹,竟如此陰險!他日相見,老張一矛刺死他,替墨寒小弟報仇!”張飛圓睜環眼,怒火沖天咆哮。
關羽因氣憤,臉色幾乎紫漲:“還好敖君侯福大命大,若有閃失,我大漢將失一擎天之柱。”
關、張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讓劉備心中愈發憤懣。
若換作他人說出此話,劉備或許立刻拔劍斬之。
滿心憤恨之際,孫乾一句話,讓劉備的憤怒煙消雲散。"
主公,聽說是徐州刺史陶謙和北海太守孔融給敖君侯送信。”
孫乾不經意地說。
劉備立刻抓住關鍵資訊:“你怎麼得知?”孫乾遲疑道:“其實,我也不太確定。
據說當時戰場中,有人給敖君侯送信,告知前方險惡。
此人,我認得,是陶使君帳下的副將卡答,但天下重名重姓者眾多,故我也不敢斷定。”
劉備低頭沉思:“卡答?姓卡之人世間罕見,以此推斷,此人應是陶使君帳下副將無疑。
諸侯聯軍中,唯有陶使君、孔北海與我沒有參與圍剿公孫瓚,此事我未曾透露,連二弟三弟也未告知詳情。
洩露訊息之人,唯有陶謙和孔融了。”
劉備心中一動,彷彿看見了一線天機,起身緩步離席,招手喚過簡雍。
他低聲道:“憲和,找幾個涿郡的老兵,秘密潛入冀州,散佈風聲,就說敖烈的密報者是徐州牧陶謙。
切記,不可暴露身份,只在暗處行事。
此事,切勿告知二弟、三弟。”
簡雍疑惑地輕問:“主公,此計何意?”劉備微微一笑,低語:“徐州,乃是一方寶地,若我等能以此為根基,何愁霸業不成?”簡雍摸了摸後腦,不解道:“但這與冀州散佈訊息又有何關聯?”
《重生燕王》 第115章 洞察世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