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後記:關於書名二三事 (第1/2頁)

任秋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殿青葛石。 其實當初建立這本書的時候,是頗躊躇的。 這並不是第一次動筆寫這個故事了,每次動筆,都會用一個新的名字,至於為什麼要執著於這一個故事,而不是繼續挖坑向前,大概是因為——我喜歡這個故事吧。 以至於連草草結尾的心思都從未有過。 這樣一個在腦海中盤亙許久的故事,有時候自己光想象著某段劇情都會淚流滿面,儘管說我個人是偏於感性的存在,但是至少,作為作者我是第一個被打動的人。 最初,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公主本紀,一個偏女頻的名字,其實也是我最初最滿意的一個名字。 我起書名的時候,總希望一個名字就能夠講清楚這本書的故事,所以經常一個好名字並不算真正的好名字。 公主本紀就是這樣一個名字。 隨著情節的推進,書中的女角色們紛紛都會揭開或者獲得一個公主或者類公主的身份,這樣一本近半女角色都是非正統公主的故事用這個名字再好不過了,況且這個名字還和我心中早已設定好的結局呼應。 但是那個時候文筆還過於稚嫩,對於情節的把握與節奏掌控相當吃力,儘管我很努力,但是最終寫出的東西,和我最初所想的東西,並不是一樣的東西。 並且成績也不怎麼喜人,所以在第三卷便推倒重來。 這便是第二個書名的由來。 青之幻想錄。 嚴格來說,這個書名是最不過大腦的名字,主要是套用書中的青之幻想鄉,而青之幻想鄉聽名字就知道最初靈感來自東方,並且和九州縹緲錄也有一點相似,如果腦洞再大一點,青之驅魔師也未嘗不能聯想。 對我而言,這個名字是最差的,葉青雖然是書中最重要的角色,但是這本書並不是她一個人的故事,不過那個時候只是找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新書名,所以能用便不求許多。 推翻前文,修改脈絡,重寫章節。 我就像一個蹩腳的導演,一遍一遍NG著書中的鏡頭,試圖找到最好的角度來描繪這個故事。 青之幻想錄也寫了一年,無以為繼,對開始的故事也多了許多新的想法,於是第二次推倒重來便不可避免。 第三個名字叫做青葛生。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字謎,雖然是個意味不明的名字,但卻是一個很招我喜歡的名字。 在這次重寫中,我將主角葛渚的名字改為了葛生。 一個對我而言有著更多意義的名字,一個對這本書而言也有著更多意味的名字。 葛生是詩經裡的一首詩,悼亡詩。 青葛生,望之便有意象生,葉青在世間行走多化名葛青,那麼這個書名便是這對主角端立兩側,別有生趣。 青葛生的創作歷程,是最累的一次,以前的所有存稿都沒有辦法使用,所以我幾乎是將之前六七十萬字的舊稿當做細綱在用,故事幾乎是同一個故事,但是沒有一個句子是之前的句子。 這一次是最決絕的一次,我只抱著寫完的打算,步履維艱地前行。 但是人生總有許多奇妙。 在之前,這本書的分類是玄幻,因為我實在很難找到適合她的分類,只有相容幷包的玄幻大概可以容下她。 後來我突然發現閱文新添了二次元這個分類。 在那一瞬間,我便明白這才是最適合這本書的分類。 因為這本書基本沒有按部就班的練級打怪——雖然每卷都在練級,每卷都在打怪,但是套路完全不是玄幻那個如今越來越死板的套路,主角組最初完全是在抱別人大腿。 況且無論是我選擇的每卷二十五萬字左右的分卷敘述,還是整體年齡小到汗顏並且風格偏動漫化的主角團,以及毫無下限的吐槽與相當氾濫而隱晦的動漫梗,尤其是萬惡之源緋心道館。 更別提其實長久以來,我所使用的分鏡和節奏都是來自於對近年來新番的學習。 所以幾乎沒有什麼猶豫,我用了新名字在二次元頻道重開。 唯有這一次,是幾乎最順利的一次,所謂厚積薄發的感覺,莫過於此。 很快的簽約倒在其次,最關鍵的是,這次我幾乎沒有對劇情文字做任何改動。 青葛生的寫作過程中,我暫時沒有了進一步修改情節的必要,簡單來說,之前寫下的文字擱下許久之後終於還能下一個能看的評價。 所以這一次,我終於有了大量的存稿,並且可以毫無顧忌地爆發,並且寫就之後的故事。 這便是夏殿青葛石的由來。 至於這個名字,則是最沒有道理的名字。 靈感來自金瓶梅。 或者說金庸。 金瓶梅的書名來源是書中三個女角色的名字各拿出一字,便是金瓶梅。 金庸的十五本小說除去越女劍,便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我將書中最重要的十個角色名字各抽出一個字,便剛好也是一副對仗工整的對聯。 是的,就是我在簡介中寫出的那副對聯。 春京紫蘭雪,夏殿青葛石。 平仄相合,字字對仗。 至於為何是取後面一句,則是因為十個字的書名未免太長,而且我還沒有作日系輕小說的自覺。 還有第一男女主角的名字在

《幕後大佬居然是我夫人結局》 後記:關於書名二三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