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僅剩二十九年了 (第1/2頁)
無聊閒得發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瑞與楚女出宮了。”端坐在書房內,正在觀看由影衛回傳朝中訊息的梁帝聽到回報後停下了動作。 “屬下已派人跟蹤保護,只是楚君霖那邊也派了人馬,屬下擔心雙方人馬彼此戒備,相遇會起衝突。” “看來楚君霖對她那女兒寶貝的緊啊。”梁帝輕聲的說道。 影衛聽後沒有回話,只是靜靜的等待下文。 他是聰明人,這種時候要是回了話,領導問起來解決的方案怎麼辦。 用對了升官發財,用錯了人頭落地。 他又不貪,像他們這種人位置不能做的太高,不然皇帝一死,他們就得被那幫臣子扒皮抽筋。 “如果他們沒有正面跟國瑞接觸,就不用理會他們。”最終,梁帝還是下了決斷,他是有求於楚帝沒錯,但他要的也只不過是楚帝一個態度。 大梁若要實行變法強國,動亂是一定會有的。 現在天玄的國情表示皇朝有度,王庭無法。 大梁作為三大皇朝之一,有著一條底線,這條底線不論誰踩上都會傷筋動骨,即便是梁帝,都不敢說自己踩完紅線以後平安無事。 動亂是一定會有的,就是不知道亂的有多大。 如果不能解決好外面的爭端,一旦趙、楚衝著大梁內亂來劫上一波,那會讓大梁很是被動。 所以,即便楚帝真的答應了他的請求,那梁帝也會留下楚帝反水的後手。 畢竟這條紅線一踩,就沒有回頭路了。 怎麼對付楚、趙,梁帝還是有這個信心的,但對付大梁的臣子,梁帝卻沒有多大信心。 臣子們的利益盤根錯節,就算是他貴為皇帝,也沒有把握摸清誰牽扯到了誰。 畢竟與對外不同,對內很容易傷筋動骨,牽一髮而動全身這話並不能形容大梁。 碰錯了東西,沒壓制好底線,恐怕得付出慘烈的代價。 這就是皇朝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氣運庇佑的緣故,皇朝中上至皇子親王,下到底層軍官,都有一種普遍的大局觀。 竭澤而漁的事情這些人碰都不會碰,但有大局觀卻不代表能抑制人們心底的貪婪。 所以,皇朝有度的玩法就應運而生。 梁帝想要學著梁君瑞展開變法,哪怕他只是想建立一個小小的社學,開底層百姓的民智,這可是踩踏了紅線,絕對會引起官員的反彈。 更有甚者,他們會抱團起來與之皇權對抗,到時候國將不國,動亂隨時而起。 所以,關於梁帝想要變法的事情在整個大梁境內只有梁相一人所知。 梁帝也只信梁相國一人,天書中說的很清楚,樑棟是農時變法的鐵桿支持者。 梁帝信任天書,自然也信任樑棟。 除此之外,整個天玄也就只有楚帝與她的心腹知道。 是的,梁帝是知道楚帝在與他交談的時候安排了心腹偷聽。 換做是他,也會這麼做,趁著這個機會分析對方的一切,尋找對方的弱點,在接下來的對話中佔據有利地位,甚至主導此次會盟。 “屬下明白。”影衛抱拳答道。 “還有一事。”梁帝示意影衛上前,隨後將袖中常永威交給他的名單遞給影衛,“八百里加急把這個交給相國。” 對梁帝來說,這件事比任何事情都來得重要。 上面的名單都是大梁境內名氣不菲的國手。 梁帝是知道歷史程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駕崩的,更知道自己是因何駕崩的。 雖然起因不明,但梁史中確有明確的記載。 他是天順四十年因染上熱疾龍御歸天,所以不管那熱疾是怎麼染上的,只要能把病治好,他就能長命百歲。 要知道,哪怕是天順四十年,他也才六十五歲啊。 五十已知天命這種說法指的是平民百姓可不是像皇帝這種統治者。 他們身負由整個國家氣運凝結而成的玄魂,不說長命百歲,活九九之數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六十五,對梁帝來說絕對是早了。 因此,三年前,梁帝便暗中命令樑棟建造妙手館,用以網羅天下良醫。 怎奈效果寥寥,妙手館早在天順十年初便已經竣工。 那是一座堪比皇城學宮的館院,其中水榭歌臺,花園美景可謂是精心打造。 裡面的奢華程度僅次於皇宮御用。 可就是這樣,依然吸引不了多少名手。 反倒是臭魚爛蝦來了不少,梁帝秉著千金買馬骨的意思都照單全收了。 現在距離天順四十年僅剩二十九年了,可梁帝卻感覺那一刻就在眼前,他等不及了。 妙手管一日沒有集齊的大梁名醫,梁帝的心就一日不得安寧。 影衛聽後便退了出去,房屋內的梁帝緩緩地閉上眼睛長舒了一口氣,平復了下心底的情緒。 對楚帝交涉遠遠好於預期,只是楚帝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梁帝有些摸不準楚帝的打算。 不過好在,梁帝用三戒刀擾亂了楚帝的視野,估摸著楚帝也不會想到梁帝真正在意的東西還是農時變法。 像三戒刀、天條龜甲這種東西,只不過是君王穩定局勢的工具罷了,難道還真能用來殺人? 他已經有太虛了,對三戒刀也沒有多大興趣。 那兩件東西能做的太虛也能做到,更何況太虛跟大梁國運相連,對
《不做鹹魚應該做什麼》 第十四章 僅剩二十九年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