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9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獨孤策取扇開啟—看,尚幸扇已合好,雖被雨溼,卻並未使南宮老人所書七絕的手澤受損。

照說書既無恙。畫亦不應有慮才好,但獨孤策翻過扇來,目光方注,便不禁大吃一驚。

只見扇上所畫梅蘭菊竹,依然完好,色澤毫未模糊,但在空白之處,卻多出了“永珍回春”四個淡淡字跡。

這四個字兒,分明是由隱跡藥物所書。非經水溼,不會顯出。

更妙的是僅僅這“永珍回春”四字,卻用了“真草隸篆”等四種字型。

“萬”字楷書,體出鄭文公碑,氣勢極其雄厚奇縱。

“象”系用草書,雜宗右軍,懷素,過庭等家,筆姿甚覺流暢飛舞。

“回”字系用隸書,似出“張遷”“禮器”等碑,頗端直朴茂。

“春”字系用篆書,師法“毛公鼎”刻,極為蒼古婉通。

獨孤策看見這“永珍回春”四字,不禁瞠目失神,不僅未曾脫下溼衣,連適才所解衣襟,也未掩好。

獨孤興雙眉微蹙,高聲叫道:“大哥,你這樣真要凍病了呢?是不是扇兒被雨淋壞,但其中妙諦,你已參透,今後揣摩絕學,業有途徑可循,期上書畫被毀,也沒有什麼了不得了?”

獨孤策一面走向幹處,更換溼衣,一面把手中摺扇,遞向獨孤興,並搖頭微嘆說道:“興弟,這扇上書畫,被雨所溼,不僅未毀,反而添了四個字兒,可見‘半奇老人’南宮前輩,著實為此費盡苦心了呢,”

獨孤興接扇一看,也不禁大為驚奇地,訝聲叫道:“大哥,這‘永珍回春’四字,不就是你所說那招綜合眾妙的絕妙劍法麼?”

獨孤策點了點頭,身上又復寒颼颼地,連打冷顫,覺得略感不適。

獨孤興目注摺扇,遂未看見獨孤策臉色有異,只是繼續揚眉笑:“這位南宮老人,也太以好弄玄虛,為何不把絕招奧妙,明白指出?僅僅異常神秘,寫了四個字兒,又不知道要使大哥費卻多少神思的了?”

語音了後,因未聞獨孤策答話,獨孤興便愕然抬頭看去。

這一看之下,吃驚非小,只見就這片刻之間,獨孤策竟已雙顴如火,滿臉病色。

獨孤興趕緊飄身縱過,遞給獨孤策兩粒靈丹,用泉水喂他服下,好生擔憂地,皺眉說道:“大哥,你覺得怎樣?練武人體健少病,但一病之下,便不尋常,大哥要好好珍攝,休要因病不能趕路,而耽誤了‘天南大會’。”

獨孤策一面服食丹藥,一面摸摸自己額頭,向獨孤興含笑說道:“興弟不要發愁,我只是略感風寒,哪會生甚大病?何況又服了你這兩粒靈丹,更無可慮之處,且一同趕路,邊行邊自參詳南宮老人在扇上秘密書寫這‘永珍回春’四字,是何用

意。“

獨孤興點頭微笑,師兄弟繼續前行,獨孤策所受風寒,也未發作。

但風寒未發之故,只是為靈丹藥力所制,暫鬱於中,病因卻深種體內。

獨孤策為了探求絕學,果如所言,凌晨觀日出,深夜數天星,尤其遇上狂風暴雨,沉雷閃電之際,更是聚精會神地,體察天地間自然變化的無上妙機,將其融入南宮老人窮其畢生心力,獨創精研的四招劍法以內。

如此苦苦用功,自然大有所獲,使那四招劍法,妙用威力日增,但對扇上秘密書寫“永珍回春”四字之意,仍苦無法瞭解。

一直走到“貴州”境內的“婁山”左近,獨孤策因一來早種病因,二來長途跋涉,體力微疲,三來經常在風吹雨淋之下,苦研絕學,疏於攝護,終告驀發高燒,病倒在一處山溝之內。

獨孤興驚憂萬分,幾乎把身邊所帶靈丹,全都餵給獨孤策吃掉,但因藥不對症,仍未使獨孤策病勢有所減輕,反而越來越覺沉重,進入神智模糊之狀:萬般無奈,獨孤興只好把獨孤策背在身後,尋找當地山民,探尋有無通曉醫理之人,住在附近。

總算天不絕人,被他問出“婁山隱賢莊”莊主華心淵,是位飽學多才,並頗精醫理的文人雅士。

獨孤興聞言大喜,立即揹負獨孤策,奔向“隱賢莊”而去。

等他按照山民所說途徑,尋到“隱賢莊”前,不禁有點大出意料。

原來所謂“隱賢莊”,並非屋宇櫛比的廣大莊院,只是幾間茅屋,及一大片稀疏竹籬,籬內種植了不少花草樹木而已。

獨孤興輕叩籬門,有位青衣小童,自茅屋中應聲走出,含笑問道:“尊客何……”

一言未畢,茅屋以內便有個清亮蒼老的口音笑聲叫道

《碧玉青花籽料手鐲》 第5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