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9部分 (第1/4頁)

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到那時,鐘相已平,又可以調往別處了。”

張憲聞言大喜,忙向他問道:“大哥派我往何處?”

岳飛含笑搖頭,只道:“此事邊講邊說,這裡人多,聽到不便。”

“是,小弟省得。”

兩人自己披上蓑衣,蹬上木屐,帳外雖然仍是大雨如注,劈里啪啦打在身上,卻只覺得渾身舒適,且又在悶熱的帳中呆了半天,此時出來,只覺得空氣清新,一股股冷風吹打在身上,更覺愜意。

岳飛信步而行,張憲緊跟其後,卻聽岳飛向他道:“我給陛下的奏章已經寫就,打算派你去長安呈送奏章,然後代我陛見。”

張憲極是意見,愕然半響,方道:“送奏章派個軍官帶上幾人便是,何必我去。至於陛見,大哥常說,做一方鎮守的,需得好好保境守民,要不然需圖進取,沒事老是去見陛下,有何益處。這一次,又是為何?”

岳飛回過頭來,向著他正色道:“我信你重你,人都說陛下自從五國逃回後,行事與往日絕然不同,陝西局面,也非同往日。只是人言不可信,我自己又不能親自前去,只得讓你代我一行。”

張憲釋然,笑道:“原來如此,我看大哥神情,以為有了不得的事。”

岳飛卻仍是臉色鐵青,四顧無人後,方向他道:“還有一事,我心中不安,藉著讓你去陛見的由頭,讓你與苗傅等人一起行進,我才稍稍放心。”

張憲見他如此,卻是一呆。待岳飛說罷,張憲面露難色,只道:“這件事若是觸怒陛下,又是何苦。”

岳飛頓足道:“此事關係到宗廟社稷,不能任由陛下行事。我輩臣子武將,所為何事?若是宗廟不穩,豈不是圖勞無功。便是為著此事丟了性命,亦是值得。”

他如此一說,張憲再無別話,當下概然道:“既然如此,我絕不辱命!”

“好!”

岳飛在他肩頭重重一拍,笑道:“如此,我方才放心。”

兩人相視一笑,轉頭四顧,卻見煙雨迷離中,一隊隊士兵兀自揮刀舞槍,訓練不休,吆喝喊殺之聲,在這雨線裡仍然清晰可聞,聲聲入耳。

第三十九章

岳飛的奏書在第二天便封存完畢,交由張憲。數日之後,靖康五年的仲夏時節,秦檜先奉著隆佑太后先行動身,由陸路往鎮江,見韓世忠,然後入江啟航。

苗傅與劉正彥二人,則與張憲等人一起,連同二人麾下數千禁軍將士,在秦檜其後動身,直接由建康入江乘船,往著荊湖路而去。

趙構亦被由顯忠寺接出,歸入二人軍中。

他們並不需要如同信使那般急行,加上人員重多,輜重負擔很重,每日只行二三百里,都算快捷,待秦檜奉著太后到達長安城外,已是一個半月之後。

由於太后身份貴重,趙桓雖然身為帝王,也不能怠慢託大,秦檜在接近長安不遠時,便每天派遣一個信使,前往宮中送信,待太后得到城外一日距離時,趙桓早就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灞橋前去迎接。

回到長安已經一年多的時日,趙桓的精神氣色,已經比較往日強過百倍。他每日行後世鍛鍊之法,跑步健身,合理飲食睡眠,原本瘦弱的身軀體已經變的健壯爽利,在他的刻意努力下,騎射功夫,也已經不在一個尋常的禁軍馬軍之下。

不僅身體如此,精神氣質也是與往日那個膽怯懦弱的趙桓完全不同,斷事明快,城府深沉,眼光銳利,直入人心。

這樣一來,使得不少當年見過皇帝的人,都盛讚他有中興之主的模樣,對他的身體和智力,都有絕對的信心。

雖然國家面臨太后將至,國事漸漸走上正軌的喜事,今春以來,天時很好,在考成法的督促下,各地的官吏都不敢怠慢公事,雖然還做不到當初秦國耕戰的細緻和嚴苛。在好天時和官員居然不添亂和幫忙的情況下,整個陝西和川中,還有東南、福建、兩廣諸路。都由著上好地收成。

唯其如此,面對著河東十幾萬金兵的重兵壓境,荊湖路的混亂局面,才更使得趙桓關注和憂心。

他自己知道,他目前所做地一切不過是在原本的基礎上加以改良,而真正的變革和考驗,還在後面。

那才是真正的挑戰。

時值正午,唐朝時所謂的灞橋風光早已蕩然無存。千多年的開發和無數次的戰亂毀壞,使得陝甘大地已經不復當年的那般俊秀風光。

光禿禿的黃色大地,烈日下張大了嘴巴。無言的在訴說著什麼。

幾株沾滿了灰塵地柳

《清明上河圖表現的內容是》 第4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