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帽也有講究,會用曲別針把它的角別起來,裡面塞紙,讓它挺起來,這都是那時的流行。”

第一章 少不更事(5)

從軍裝、布鞋、假領的70年代,一下子跨進了充滿無窮變數的80年代。那時候,人們還會自己做傢俱,“做大衣櫃,一定要用一塊綠色的絲絨鑲在裡頭。再用鉤針鉤一個孔雀啊、大象啊、熊貓啊,那是當時流行的居家裝飾”,賈樟柯回憶。

賈樟柯與同齡的孩子一樣,渴望瞭解世界:“別的地方哪兒都沒去過,一直就想出去看看,真的特想出去。”他說:“我上中學、十七八歲時只去過太原,哪兒都沒去過,去太原還是因為我姑媽在哪兒。”①他就是想出去看看,因為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一片空白。當然除去電視裡所看到的。

■4。迷上了錄影廳

賈樟柯告訴我們,年少時“生活環境裡文化的東西很少,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唯一有點沾邊的就是看電影,但我從沒想過自己要當一個導演。同時,由於生存壓力很大,有一個東西逐漸在我心裡冒出來,一種命運的感覺。那時候我們小學是五年制,到了五年級畢業的時候,同學間突然就很多分化,比如說,我是接著讀初中了;有些同學是家裡有關係或者體格發育比較早的,就去當兵當武警;有的同學不讀了,因為他們父母覺得小學五年已經夠了,那些不讀書的同學就去工作,各行各業都有。還有些不讀書又找不到工作的,就變成流氓。雖然還是那麼小的孩子,但我一下子感到命運的轉變。當時隱約感覺,人其實是很不一樣的。那是我開始對人有興趣,因為看到了不同的人生”。②∨米∨花∨在∨線∨書∨庫∨ http://Book。MiHUA。NeT

賈樟柯最早的電影記憶是《平原游擊隊》,裡面李向陽手執雙槍、騎著馬衝過村莊的情景。但印象最深,且對他的生活有直接影響的是香港的商業電影。

據他回憶:

整整六年都看這種電影,後來我跟餘力為聊天,我說我比你看過的港產片多多了,他根本不知道還有那些港產片。關於“少林寺”不下一百部,關於“呂四娘”不下一百部,關於“馬永貞”不下一百部。六年的錄影館生涯很難說哪部電影特別喜歡,因為完全是處於一種生理性的觀賞,正好配合青春期的躁動,也伴隨了港產電影發展的過程。①

那時正值青春期,自由不羈的賈樟柯,特別愛看電影,幾乎每天都逃學,泡在混雜著菸草味道和腳臭氣息的錄影廳裡,跟著周潤發咬著牙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江湖,像電影裡一樣拉幫結派、尋仇、報恩。

那時汾陽縣城非常小,上學或者放學的時候,賈樟柯他們都要騎腳踏車經過長途汽車站。只要看到長途汽車站有南方打扮的人,一般是江浙一帶的,如溫州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山西還沒有流行男人爆炸的那種捲髮,南方人是那樣打扮,拎一個黑皮箱,從車站裡面出來,一看就知道有新片子來了。他們有地下的交易渠道,他想應該是走私進來的,黑箱子裡面裝著各式錄影帶。到了晚上去錄影館的時候,果然就看到了新片子,這樣的狀態基本上從初一延續到高三,整整持續了6年。這時,賈樟柯最喜歡看武打片、黑幫片,並記住了一個名字——吳宇森,“只要有他的名字,電影就好看!那是我少年時代的巨大烙印”。②

看完這些錄影片,不期然地受到影響,對此,賈樟柯記憶猶新:“我們都是不良港產錄影片的‘受害者’。當時,我一看就非常激動,比如說看了吳宇森以前的《英雄本色》,也有胡金銓的、張徹的電影,到後來徐克的電影也都看過,特別完整。只要看到非常激動的電影,一出錄影館在馬路上就找同齡人,肩膀一撞,非要打架。那個時候也是武術熱,很多男孩子跟我一樣都拜師學藝,我學了一年武術,那時候最大的理想就是學一身武藝,總幻想能夠飛簷走壁。但是武術是需要從扎馬步、踢腿開始練起的,練了快一年就煩了,說怎麼還沒有武藝啊?!就不練了,想起來挺荒誕。”①

第一章 少不更事(6)

賈樟柯的家鄉汾陽是一個崇尚武術的地方,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練楊氏太極拳和形意拳,武術與行俠仗義也自然成了男孩子們的浪漫夢想。在《少林寺》風靡一時的年代,賈樟柯也會練兩下子。他說:“當時那個電影我也是看了七八回。我們班上還有同學都理了光頭,幾個小孩坐車到了太原,打算去河南少林寺。”

情況就是這樣,他們有時看完錄影就找茬打架,不管打贏打不贏都打。沒有任何的理由、

《賈樟柯豆瓣》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