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章 工作指標 (第1/2頁)

夢想退休養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青枝也在為錢發愁。

小東睡覺後,陸青枝坐在桌前算了算賬。

今天出門總共花了10.2,還剩14.4,下個月還沒到呢,這生活費就去了快三分之一。

而且家裡只有幾斤大米和玉米碴子,加起來總共也就十斤出頭,還有一個星期,兩個人肯定不夠吃。

所以明天去老鄉家買揹簍的時候還得想辦法買點糧食,過渡一下。

此外,西瓜種子、種地的農具化肥,這些也都要錢。

陸青枝感覺比高三奶奶去世後,她寄人籬下,輪流在父母家住來住去,問他們要生活費的時候都還難。

周聿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可即便人回來了,陸青枝連跟自己的父母要錢都覺得有些難以開口,又更何況是他。

所以還是要想個開源掙錢的法子,這才是長久之計。

但現在是1956年,不是1976年,可以偷偷摸摸擺個小攤掙點零花。

這時候做買賣,那就是給人送把柄。

陸青枝仔細琢磨了一下,現在擺在她面前的就兩條路。

一是跟周聿琛離婚回鄉下,戶口遷回老家,未來二十幾年靠工分吃飯。

可陸青枝看了看自己的細胳膊細腿的,掙的工分恐怕連自己都養不活,尤其是三年困難時期,那可是餓死過不少人的。

回鄉下種地這條路肯定行不通。

二就是暫時厚著臉皮呆在家屬院,看有沒有什麼工作機會,給自己找個鐵飯碗。

軍區時不時地會給家屬們提供一些工作崗位,比如子弟小學的老師、醫院的醫生護士、食堂切菜搞衛生的阿姨等等。

但這些工作也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要有人退出來才有位置。

而且現在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香餑餑,僧多粥少,無數雙眼睛盯著,上面的領導通常也會考慮家庭比較困難的家屬。

周聿琛工資不低,負擔輕,她來家屬院的時間又短,怎麼看這工作崗位也很難輪到她。

尤其是原主還是個沒上過學的鄉下姑娘,這注定了她與那些文化要求比較高或是有一定專業技術要求的崗位無緣。

她想在家屬院這邊謀個穩定的工作,端上鐵飯碗的機會實在是渺茫。

倒是農技站那邊說不定能有機會。

五十年代我國的農業育種才剛剛起步,而且極度缺乏人才,對文化學歷的要求也沒那麼嚴苛,不像後世沒個研究生學歷別想進研究所農科院打雜。

只要她能培育出更好的西瓜種子,就能敲開農技站的大門。

不過原主只上過掃盲班,要解釋她腦子裡的知識還得提前做準備。

陸青枝打算過幾天進城想辦法借幾本農業方面的書,這樣以後別人問起,她就是“自學成才”。

這麼一算,又要花錢,手裡這點錢還真堅持不了多久,只能想辦法把原主借出去的錢要回來了。

陸青枝打算先從江鳳英這兒下手。

等下個月發了工資,她就上江鳳英家要錢。

之所以要等到下個月初,是因為陸青枝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他們家就楊進步一個人的工資,要養兩個大人七個孩子,還要時不時地往鄉下寄錢,月底他們家肯定掏不出錢來。

至於張清瑤那邊,錢肯定也得要回來。

不過要尋個合適的時機,因為她手裡沒有張清瑤的借據,其他人也不知道張清瑤借過她的錢,張清瑤死不承認會很麻煩。

陸青枝按照白天的計劃,將兩人借錢的大致日期,緣由,數字都記錄在了本子上。

寫完後,猶豫片刻,她翻到本子的最後一頁寫下“欠周聿琛20元”,想了想又劃掉,最後記下“欠周聿琛120元”。

原主欠的就是她欠的。

等她找到工作發了工資再還。

這麼一想,陸青枝心安了,合上本子,躺到床上奇異的竟沒失眠,很快就睡著了。

只是她這次竟夢到了奶奶去世前的一幕。

老人家枯瘦如柴,躺在病床上,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大勇,我鄉下的房子留給青枝,答應我,讓她以後有個,有個去處……”

這是奶奶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陸青枝醒來淚流滿面。

不得不說,老人家就是有智慧,早早就料到她已經沒法融入父母的新家庭了。

他們倒沒有苛待她,針對她,相反,還很小心翼翼,很客套

《為拖延離婚冷麵併網智計百出》 第13章 工作指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