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誰知道,八成是個瘋子。”小太監也看到了這老者。
“你去把他叫來,我有話問他。”
小太監出了玉泉院,沿著泥濘的山道來到那老者身邊,光緒看到小太監與老者交談了幾句。
小太監掃興地回來了。
“他叫你去。”
“什麼,他不知道我是皇上嗎?”光緒一臉吃驚的樣子。
“他說皇上也是人,跟他一樣,他比皇上歲數大,小輩人應當尊敬老輩人。”
光緒愈發感到好奇,這老者是什麼人,竟有如此的膽量,全然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他要會會這位老者。
第11章
尹福聽說光緒去會無憂亭下的老者,生怕他有個意外,便跟了去。小太監打著一柄布傘,光緒在躑躅泥濘中來到無憂亭下老者面前。
老者的臉上煥發著紅暈的光澤,一雙明亮的黑眼睛,柔和慈善,他穿著樸素,腳蹬一雙草鞋。
小太監朝老者說:“當今皇上來了,還不下跪?”
老者無動於衷,依舊觀賞雨景。
“老頭,你是聾子還是啞巴?沒有聽見嗎?當今的天子來了。”小太監急了,瞪著雙眼。
光緒慌忙制止小太監,勸他謙和一些。光緒說:“老人家,這雨下得挺急,您老還是避一避吧。”
老者開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天雨我曬,天曬我悠,君子固不為天氣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網羅。”
光緒見這老者出口不凡,知是隱逸之士,不敢怠慢,說道:“老先生氣宇軒昂,乃是高法之士,能不能對我說幾句話,以啟前程。”
老者緩緩說道:“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轉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復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光緒喜道:“說得有理,‘得時當為天下語’,宋儒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生的話對我啟發很大。”
老者又說:“進德修道,要有木石的念頭,若有一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有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者,便墜危機。我觀你氣象,抑抑鬱鬱,悲悲慼慼,我勸你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磔帶礪行而不覺;居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要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從天子到平民百姓,從帝堯到一般人,都必須從循序漸進開始,逐漸增進其德行,完成其功業。因此說,雞鳴即起,帝舜,盜蹠那樣的人都有所執著追求的目標。如果君子放縱無所作為的心念,雖不至於成為盜蹠,可是飽食終日,疏散懶惰,既不做清心寡慾的隱士,又不關心國家的燃眉之急,昏昏沉沉,虛度年華,如同軀殼。孟子說的好:‘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光緒道:“先生真是奇才,不如隨我到北京,做我的謀士?”
老者搖首道:“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忘懷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茅簾外,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裡乾坤。”
光緒道:“居軒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常懷廊廟的經綸。閒居在野的處士和隱者,也應懷抱治理國家的才幹,你就不怕你的才華付諸東流嗎?”
老者回答:“清閒無事,坐臥隨心,雖粗衣淡飯,但覺一塵不染。憂患纏身,繁擾奔忙,雖錦衣原味,只覺萬狀苦愁……”
這時,李蓮英匆匆趕來,叫道:“皇上,老佛爺要你們回去呢。”
光緒見說不動老者,只得戀戀不捨地離開,回到玉泉院,只見那位老者依舊坐在無憂亭下,任憑風雨吹打,巋然不動。
慈禧見雨勢減弱,便率領眾人往華山走去。
變成了濃霧的細雨將幾十尺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暈的外殼。雨,細如密絲,撲到人臉上就像撲粉似的。草上、樹上,慢慢開展到整個山谷裡,都是這種輕飄的、流動的、潮溼的煙霧。四周黛綠的群山,被這淡淡的雨霧,將裸露的身子掩蓋起來。遠處,一個高聳入雲的頂峰上,有一座小小的廟宇,在那不可思議的氣氛裡隱隱約約地屹立著,彷彿是一隻孤獨的鳥兒想要尋找一個棲息之所。被太陽遺棄的一株株樹木,就像一個個滿腹委屈的人,戰戰兢兢地立在那裡。
皇家行列正在行進中,猛聽天崩地裂一聲巨響
《真假慈雲潮劇》 第3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