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夜談! (第1/1頁)
鯤鵬九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夜漫漫,閒著沒事,為了打發一下時間,秦鋒藉著火光打量起了這座大殿。 大殿極為破舊,到處都是蛛網和塵土,北側高臺上供奉著一座泥胎塑像,破損的極為嚴重,已經看不出是那路神仙了。 左右各有一根石柱,儲存的還算完整,上面雕刻著一副對聯,隱約還能認出來。 上聯:策馬追賢留佳話, 下聯:安邦運智著德馨! 行了,不用猜了! 只要有點文化的人,透過這副對聯,就知道廟裡供奉的是誰了,漢初三傑之一蕭何! 蕭何本為沛縣小吏,後來輔佐劉邦起義,推翻暴秦、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並以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之功,成為了漢初三傑之一,與張良、韓信並列! 後世人推崇蕭何的才能,多有為其立廟祭祀者,比如眼前這座廟就是後人修建的,起碼有幾百年歷史了,可惜沒有好好維護,破敗成了這個樣子。 話又說回來了,蕭何最大的本領,不是保障了漢軍的後勤供給,而是慧眼識人,舉薦了當時身份卑微、毫無名氣的韓信擔當漢軍統帥,這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 人生在世,要想從微末之中崛起,幹下一番大事業,必須得有貴人相助才行,毫無疑問,蕭何就是韓信的大貴人! 如今又逢亂世,正是男子漢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候,我也想像韓信那樣‘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可是我的貴人又在那裡呢? …… 胡思亂想之際,耳旁響起了腳步聲,只見那位藍袍老者走了過來,在篝火旁盤膝坐下。 “老先生,睡不著?” “是啊,人老了,覺就少,既然小友也睡不著,不如咱們來一個長夜之談如何?” “呵呵,求之不得,老先生從京師而來、肯定見多識廣,晚輩正想請教一番!” “不敢當,閒談而已!” …… 的確,二人初次見面,一開始都抱著閒談的想法,只聊一些比較淺白的話題。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話題逐漸展開,二人竟然越談越投機、越談越高興,大有一種得遇知己、相見恨晚的感覺。 秦鋒自不必說了,擁有超過這個時代幾百年的知識,而且知識面非常廣,那就相當於一本百科全書啊! 沒想到的,藍袍老者也是一位博學之人,天文地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甚至連軍國大事都非常清楚,能說出很多獨到的見解! 這不禁讓人懷疑了,藍袍老者究竟是做什麼的,如此博學,還知道那麼多軍國大事,莫非是一位官員? 想了想,又覺得不可能! 要知道,如今大明朝的官員們特別腐敗、特別的講究排場,那怕是一個七品縣令出行,也得坐綠頂大轎,帶著數十名隨從,前呼後擁、鳴鑼開道,擺足了官威才行。 再看這位老先生,穿著普通不說,坐的還是一輛半舊馬車,隨從只有六個人,行禮只有區區幾個包裹……說他是當官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或許是京城一帶訊息靈通,藍袍老者又是一個好打聽事的,這才知道許多軍國大事吧! 想到這裡,秦鋒打消了疑慮,繼續和老者交談……二人談來談去,自然而然的談到了一個敏感話題:西北大旱,饑民造反! “小友談吐不俗,著實令人敬佩,關於西北民變之事,老夫尚有一些不解之處,還請小友解惑!” “不敢當,老先生請問便是!” “是這樣,西北民變發生至今,尚且不足三個月,就將陝西治下的八府、二十州、九十六個縣幾乎全部攪亂了,局勢糜爛如此之快,卻不知是何緣故呢?” …… “西北民變,疾如風火,依晚輩看來原因有三: 其一,西北本就是苦寒之地,百姓們生活艱苦,家中難有積蓄,一遇大災,頓時束手無策,至於地方官府,非但不開倉賑濟饑民,反而是濫增捐稅,多如牛毛一般,饑民們被逼無奈,這才挺而走險、殺官造反! 其二,朝廷為了平定遼東,多次從西北一帶抽調精銳邊軍,結果卻是屢戰屢敗、損兵折將,十年之間,西北地區的精兵強將幾乎被抽調一空,以至於饑民造反之時,根本無力彈壓,只能坐視局勢日漸糜爛。 其三,民變發生之後,前任總督武之望自認為愧對朝廷,竟然懸樑自盡了……武總督一死,無人統籌大局,官員們各自為政,軍令、政令混亂無章,結果進一步加劇了民變。 現在民變分佈西北各地,猶如星星之火一般,必須抓緊時間、立刻撲滅,否則的話,一旦讓這些星星之火燃燒起來,形成燎原之勢,可就悔之晚矣!” …… 說到這裡,秦鋒嘆了口氣,從腰間解下一個酒囊大口灌了起來。 這次西北民變,雖然一定程度上震驚了大明朝廷,卻沒有讓崇禎皇帝、內閣大臣、以及六部九卿們真正重視起來。 這些高層統治者天真的認為,西北民變只不過是疥癬之疾,很快就會平定下去的……等到他們反應過來,一切全都晚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回到明末做梟雄完整免費閱讀》 第二十九章 夜談!(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