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令人神往的猛將 (第1/5頁)
太湖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邵老二看著趙雲那副古怪的盔甲,哭笑不得的說:“少爺,要是小人沒看錯的話,這副鎧甲放在大清,那可是王公貝勒才能用的好東西。鋼質色澤烏亮,隱隱泛出藍光,是採用了日本人的百鍊鋼技法,每片鱗甲上都帶有天生附帶的花紋圖案,這樣堅硬程度不輸板甲,重量卻僅比皮甲稍重的上好鎧甲,可謂是鎧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不過,少爺現在可不是大清朝了,早就是洋槍火炮了,您還用這個擋子彈,估計懸!
趙雲想想也是,這玩意跟頭盔一樣,防彈片還可以,直接抵禦子彈,估計夠嗆!可是要是鎧甲再加重,自己也背不動啊!
看趙雲沉思不語,邵老二繼續說到,“少爺,您還是派兩個盾牌兵也身穿重甲,手持鋼盾,在一旁保護您,這樣估計能夠好些!”
“有道理,咦!邵老二你腦子挺好使的嗎?你是怎麼想出這招來的?”
“呵呵,少爺您忘了小的在清軍中當過兵,那時的哨長身邊就有親兵是專門為其擋子彈的。”邵老二不好意思的說道。
“嗯,不錯,不錯,這個法子好,不過兩個不夠,我要派八個,這樣才能全方位保護我嘛!”趙雲只顧自說自話。
邵老二在一旁聽的一陣錯愕!
試完了盔甲,趙雲看著時間還早又拿起了一本古籍。這可是真的古籍哦!是問許副縣長從縣衙借來的,宜興縣的縣誌。
為什麼要看縣誌?
因為趙雲要找人,找三個非常牛的人物。其中兩個還有些傳奇、神話色彩。而這三個人除了最後一個,也是功績最小的一個被人知曉外,其他兩個都是名聲不顯。
他們三人分別是,周處、陳慶之、盧象升,他們三個都是宜興人,不過不是同一時代的,但都是介於牛a和牛c之間的人物。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實誠,趙雲想在他們身上學習一點軍事知識,哪怕是一鱗半爪也成,馬上要上戰場了,趙雲心裡也急啊!
這也算的上是臨陣磨槍吧!
先來說說“陽羨第一人物”,周處。
周處(236年~297年),字子隱。東吳吳郡陽羨(今江蘇宜興)人,鄱陽太守周魴之子,他爺爺也是官員,他應該算是官三代。
所以周處年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里,後來為了改過自新去找名人學習,浪子回頭,改過自新,功業更勝乃父,在本地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說。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裡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其實周處青年時,陸雲還只是個小孩,他的存在就是為了傳達後面的話),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最終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後來陝北,甘肅一帶的氐人造反,朝廷找到梁王去鎮壓,權臣們就要趁機把周處搞去做前鋒,好借刀殺人。周處的一個好朋友就上書給皇帝,說周處雖然忠勇果敢,但是結怨太多,到時候衝殺時沒有人願意支援,肯定會白白喪命。請朝廷不要派周處去送死,可當時的皇帝就是那個有名的納悶老百姓為什麼不吃肉糜的晉惠帝,哪裡理會這麼多。周處的朋友又勸他以終養老母為由,辭去這個差使,周處慨然拒絕,表示忠孝不能兩全,既然做了這個,就不能顧及私義,死也就死了吧。最終還是隨軍出發了。
到了前線,梁王就以周處勇猛為由,讓他帶五千人馬去衝擊敵營,一晚上連催三次命其立即進戰,周處以五千兵力,對陣七萬敵軍。戰鬥從早上持續到晚上,直到腹綏腸鳴,弦絕矢盡,梁王也沒有派一個士兵支援
《鎮軍將軍小說txt下載》 第七十九章 令人神往的猛將(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