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秦二世下詔,逮捕右相馮去疾和大將軍馮劫。二人聞之,自知在劫難逃。不願受閹人屈辱,也不願看見昏君無度,大秦國衰亡的局面,先後飲恨自殺於府邸。 。 想看書來

第六章〓陳縣謀政

陳勝大軍一路征戰,所向披靡,先後攻下蘄、譙、桎、瓚、苦、柘諸縣,兵臨碭郡陳縣已是戰車千輛,騎兵二千,精兵數萬,陳縣城池不攻自破,郡、縣兩級官員望風而逃,義軍雄赳赳氣昂昂開進城裡,百姓紛紛湧上街頭,夾道歡迎,歡欣鼓舞。

陳勝的將軍府設在郡守治所,吳廣駐守縣衙,屯隊各紮營盤,一切佈置就緒,陳勝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犒勞三軍,傾刻間,陳縣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陳勝面對義軍取得的輝煌戰果,也有點忘乎所以。筆吏孔非趁機上書,言稱天下屬於王者,百姓敬仰王者,名正則言順,勸陳勝早日稱王。其實,陳勝比誰都急,只是不便說而已,孔非見機討好,正合陳勝心意。孔非一帶頭,眾人紛紛效仿,尤其大澤起義的弟兄們,呼聲更高,吳廣也表示擁護,陳勝自然是喜在心上。

在眾弟兄們狂熱的追捧下,陳縣到處是立國稱王的議論,惟有降將張賀為此悶悶不樂。他認為,眼下義軍剛剛打下六縣一郡,有了立足之地,還不具備王者之氣勢。義軍如此一帆風順,朝廷沒有大動干戈,主要是朝廷還矇在鼓裡,地方官誤把義軍當作不成氣候的山野蟊賊。倘若陳將軍稱王,詔示天下,必然樹大招風,成為秦朝心腹大患。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一國豈容二君,如果秦朝傾兵征剿,義軍烏合之眾,難抵虎狼之師。現在六國貴族忌恨秦朝久矣,都不敢輕舉妄動,陳勝名望遠不及六國貴族,何以威及四海,這不是惹禍上身嗎?古人云,箭射出頭鳥,雨打出簷椽。儘管陳將軍是隻雄鷹,可是羽毛並不豐滿,如果只為一時名利而一鳴沖天,必定落個折翅而歸。更何況,陳將軍稱王,天下人未必響應,即使六國貴族藉機起兵,也不會擁戴布衣為王的,甚至有的貴族會打著征服義軍的幌子,迷惑朝廷,而達到擴充實力的機會。因此,陳將軍急於稱王,毫無意義,有百害而無一利。張賀思前想後,認為義軍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擴大地盤,擴充兵力,伺機而動。但是,張賀必定是降將,難以開口,只好暗地裡去找吳廣,把自己的想法傾吐出來,吳廣仔細聽了張賀之言;連連點頭稱是。他本是稱讚陳勝稱王的,張賀一番分析,確實高瞻遠矚,切中利弊。稱王眾望所歸,可是把握時機十分關鍵。如今義軍打著楚將項燕旗幟,以立扶蘇為君為號召,百姓聞之熱烈擁護,如果陳將軍稱王,這個幌子不摘自落,老百姓還會像歡迎楚將和扶蘇那樣歡迎義軍嗎?要讓百姓改變傳統觀念,決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不管怎麼說,義軍一刻也離不開百姓的支援,猶如游魚得水,無水則魚亡,切不可因稱王而引起民心渙散哪。大事當頭,切莫糊塗,不能因討好將軍而影響大局。可是此話怎麼向陳將軍提起呢?這不是向心急火燎的人頭上潑冷水嗎?尤其陳將軍稱王,也是自己極力主張的,如今再站出來出爾反爾,豈不遭將軍猜忌,遭兄弟們恥笑嗎?他不能言而無信,但張賀所言,關係到義軍成敗大事,又怎麼能因私而廢公呢?張賀自認為降將言輕,更害怕進言不慎,招來殺身之禍,因而信任自己,才直言不諱。如果因個人患得患失,而棄之忠言,豈是大丈夫立世之根本。吳廣送走張賀後,卻陷入長時間的思量,真好比一場大戰前的運籌決策。如何向陳將軍開口?只能從稱王的時間婉轉的拖一下,使陳將軍的熱望不能馬上降冷。雖然左右為難,吳廣思忖再三,終以大局為重,立刻面見陳勝。

陳勝看見吳廣來了,喜悅的心情又添幾分。他心裡十分清楚,吳廣的地位和威望,舉足輕重,只有他支援稱王,才能一順百順。陳勝起身相迎,那股親熱勁兒無一言表。

吳廣見陳勝喜形於色,心裡犯了嘀咕,如何開得了這個口呢?只能瞅機會再提吧。陳勝沒等吳廣開口,迫不及待問道:“都尉來,恐怕是有要事相商吧。”

“將軍,這些天,吳廣心裡有些事總是落不下,甚至感到不安,想找將軍聊聊。”

“都尉,義軍剛剛攻下陳縣,戰果輝煌,大家都很欣慰,而你為什麼感到不安呢?莫非是對立國稱王有疑慮不是?”陳勝聽到吳廣所言,滾燙的心裡就像喝了一口涼水似的,有一種涼颼颼的感覺。

“將軍,我是積極支援立國稱王的,這是我們的榮耀,無可非議。我所憂慮的是,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六國貴族也紛紛打起旗號,復國滅秦,我擔心,義軍剛剛站穩腳跟,勢力

《揭竿而起的歷史人物是誰》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