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三人行,和尚痞子無賴 (第1/4頁)
北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法華經》有云:心能轉境,便同如來。其大概的意思就是,只要悟了,那便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一個穿著月白色僧袍,面相俊秀的僧侶一邊趕著馬車,一邊說道。
車裡有兩個人,一位是雙腿殘疾的老者。一位是面色蒼白,不停咯血的青年公子。
青年公子淡淡道:“這一節,七日前就講過了。”
僧人微笑道:“溫故而知新。”
車裡的人是董平與么聲雨,想來離那日墨家集會已經過去十日了。董平當時墜入水中時,他以為自己是要死的。但迷迷糊糊間,卻被這個法號為悟明的和尚給救了。不能否認,有些和尚很壞,但絕大部分唸經吃齋的和尚還是心懷慈悲的。
悟明現在的頭等大事就是將董平與么聲雨送回少林醫治,照他的話來說,董平與么聲雨的傷勢全天下間除了少林寺,別的地方是醫治不好的。
董平撩開車簾,看到一個不修邊幅,滿臉頭油汙的青年正跟隨著馬車一起向前走。青年的腰上繫著劍鞘,但他卻將劍拿在手裡。他的表情淡然,似乎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
這時,只聽悟明道:“施主…”
青年打斷了他道:“別喊我施主,我向來不往寺廟裡花冤枉錢。你可以喊我遊俠兒劍不快也可以叫我快劍阿九。如果你覺得麻煩,那就叫我阿九吧。”
悟明微笑道:“阿九,你可以將劍放回鞘裡的。一直這樣拿著劍走路,未免太累了些。”
阿九反問道:“你們和尚日夜裡將清規戒律,菩薩佛祖裝在腦子裡,難道就不累嗎?”
悟明道:“自然不累,因為那些是長在我們心裡的,生在我們腦子裡的。”
阿九笑道:“我也不累,因為這劍同樣也是長在我手裡的。”
兩人說罷,董平便催促道:“走快些,要趕在日頭落山之前進城。”
悟明聽後,便拍了拍馬背道:“馬兒走快些,等進了城,有乾草豆餅吃。”
阿九聽後大笑道:“馬怎麼會聽得懂人話呢?你這和尚,唸經念傻了。”
悟明道:“阿九說錯了。子非馬,安知馬之樂。”
阿九聽後挽了個劍花道:“你這和尚不念佛經,反倒用道家的理論來教訓我。”
悟明微笑道:“真理相同,殊途同歸。佛家更講眾生平等。”
他話音剛落,就見那馬兒陡然加速向前跑去。
車裡的董平擦去嘴角的血跡大笑道:“好好好,妙妙妙!”那個阿九太輕狂了些,董平不喜歡,看到他吃癟,便忍不住笑了出來。
突然,董平覺得不對勁。他將車簾撩開,就見那阿九正在外面扒著車嬉笑著。
董平淡淡道:“滾遠些,一聞見你身上那股味兒我就犯惡心。”
“你這人可真是小氣,嫌我身上難聞,那捂上鼻子不就好了!”阿九說完,悟明便道:“阿九說的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董平不再說話,他實在沒力氣了。
馬車吱吱悠悠行了半晌,到天黑,也沒趕進城去。
趕了十日的路,也算是到晉州了。等明白晌再走一天,應該就能到豫州。再去豫州之前,董平還想著要拜訪一番馮玉書的世叔。一來是借他的手給書院報個平安,二來是將之前託付給他的那個小沙彌帶走。少林寺是個好去處,要是他能在裡面靜修個幾十年,應該能洗清其身上的魔障。
前朝尚佛,晉地最甚。往晉州走一番,見到最多的便是寺廟石佛。但到了如今,大多也都荒廢了。董平幾人尋了處名為銅獅寺的荒廢院剎落下腳後,悟明便立馬給么聲雨喂藥運送真氣續命。董平吃了幾粒悟明從少林帶下來的丹藥後,就自己坐到一個角落力緩緩運轉起真氣來。他斷掉的骨頭,悟明已幫他接上,但他受損的經脈與內臟悟明卻是無能無力。
過了足足有一個時辰,悟明才將濃稠的淤血從么聲雨身上逼出來。悟明擦了擦滿頭的大汗笑道:“我先騎馬去找人家化些齋飯來。”
董平道:“歇會兒吧,老頭子不用吃飯,我也不太餓。”
“那可使不得,你有重傷在身,不進食萬萬不行。”悟明話音剛落,阿九便大大咧咧的走了了佛堂裡。他左手攥著,三個指縫裡都夾著一個雞腿,他的劍上還插著半隻燒雞。那燒雞身上還有幾根沒拔乾淨的毛,看來是他自己烤的。
阿九笑道:“野山雞,除了肉柴了點,味道還是不錯的,二位嘗一嘗?”
董平不客氣的將那半隻燒雞從劍
《三尺寒冰是什麼意思》 第四十二章 三人行,和尚痞子無賴(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