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第1/2頁)
若花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忙碌起來,倒沒什麼,一得閒暇,劉藻便無法停歇地想念謝漪。想得狠了,心便想被挖空了一般,有時半夜醒來,輾轉不得入眠,她遣退宮人,提一盞燈籠,獨自前往椒房,在殿中或捧一卷竹簡,或在狀態前一遍一遍地翻看謝漪用過的妝奩,彷彿如此便可有慰藉。
她學會將承諾、不安與想念都潛藏在心底,故而謝漪不知她輾轉難眠的夜是如何度過的。
謝漪也會想念劉藻,都在京中,隔得僅是一道宮牆,卻如同天塹一般。與劉藻總在夜深人靜之時思念不盡不同,謝漪最掛念她的時候,是她們相對之時。
或在大朝的正殿之上,或在宣室殿中,四下總是許多不相干的大臣,謝漪站在殿下,劉藻端坐上首,四目相對,又竭力剋制心動,雲淡風輕地挪開。
謝漪不知她自己是什麼模樣,可是她的萌萌顯得那般可憐,她越是什麼都不顯露出來,她便越心疼,總想能將她抱到懷中安慰。
劉藻尋來的神醫很有本事,為謝漪看過,謝漪的傷處有了好轉,劉藻很高興,將那神醫任為醫官,使他留在京中,常駐相府。
李聞是知曉她們關係的。說來也怪,縱使君王無情,李聞得知她二人私情之時,便斷定二人是真心,竟從未想過陛下興許一時起興,長久不了。
畢竟謝漪那樣的人,一旦動了心,哪能輕易改變。
幸而陛下還算知道分寸,謝相也有氣節,並未趁機媚上,方不曾釀成大禍。然而即便不見皇帝與丞相如何接觸,李聞也仍不安,他總覺以陛下的性子,不該如此安靜,且陛下仍舊不肯立皇夫,不論誰勸皆一笑置之,既不聽從,亦不動怒,卻是油鹽不進。
果然,不到一年又出了大事。
使節出關,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查明,原來是草原有異邦崛起,匈奴難以為敵,吃了大虧,方才又轉回大漢。不止如此,韓平還將大宛、月氏等小國的使臣帶回長安,與大漢結成同盟,一同出兵抗擊匈奴。小國無甚兵力,不過是場面上壯聲勢之用,主要還是要大漢來挑大樑。
然而那萬國來朝的場面的確好看,彷彿諸國都奉中原為宗主,大漢氣象,磅礴萬千。
劉藻便流露出征服西域的野心來,使臣們一走,她忽在朝上提起,欲率兵親征,親自平匈奴,定西域。
群臣大驚失色,皇帝親征,且不說打不打得勝,單是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便是數以千百倍計。這兩年仗打下來,雖稱不上傷筋動骨,但也絕不容易。陛下再一攪和,即便最終使得諸國臣服,也是得不償失,自傷筋骨。
大臣們連忙勸諫,奈何皇帝興致方起,下定了決心,必要蕩平西域,彰顯中原氣度,任誰去諫,皆充耳不聞,反倒一個勁地催逼大臣們去準備。
群臣心中苦,陛下明明很英明的,既不亂造宮殿,剝削百姓,也不寵信佞臣,殘害忠良,她還很勤政,不論是邊關戰事,還是民生疾苦,都放在心上,但有舉措,也多是寬仁愛民之舉。
可分明事事英明的陛下,怎地突然就顯出窮兵黷武的跡象來,如此勢態,天下可經不起幾年折騰。
大臣們好不憂愁,卻偏生誰都勸諫不了,他們再三商議,紛紛來尋李聞,李聞是帝師,他說的話,陛下總該能聽進去兩分。李聞心中更苦,陛下若肯聽他的話,恐怕皇子都有好幾個了。
陛下只聽得進丞相的勸。偏生這話,是說不得的。李聞只得裝作深思熟慮,道“事關重大,我一人恐怕難以成事,還得請丞相同行。”
大臣們一聽,也覺有理,上回議諡,便全賴丞相,說服了陛下。
春日潮溼,傷處腫脹作疼,又見邊關情勢大好,謝漪便在神醫的勸說下告假在家,專心調養。
李聞登門之時,她正進藥。藥汁苦澀,光是聞著味兒,都覺難下嚥,她卻眉頭都不曾皺一下,就如飲白水一般自在,端著藥碗,緩緩飲盡,取溼帕拭唇,而後方從容問起李聞來意。
丞相風儀素為人稱道。李聞與她共事多年,見得多了,此時卻仍暗自讚歎。
此處無他人,聞謝漪相問,他便不曾遮掩,直言道“下官是為陛下而來。”
他說罷便留意謝漪神色,謝漪倒未顯出尷尬,只正色道“君且細說來。”
她對劉藻日益放心,告假後便安心調養,不見訪客,今日來的若不是李聞,恐怕連她的面都見不著,故而她尚且不知朝中出了什麼事。
李聞見她是當真不知,心中不知怎地倒有些釋然,將皇帝這兩日的作為細說了一遍,道“陛下從未領兵,於兵
《謝相端午番外》 第131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