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緒平衡著兒童的身體的承受力,平衡著他對新感覺的承受力,平衡著他剛剛產生的心理的承受力,平衡著他不斷發展的認知的承受力,平衡著他一個新的自我創造歷程的承受力,也化解著他所遇到的各種危機,緩解其衝擊力和刺激。
既然情緒有著如此的重要性,那就要讓兒童清楚自己的情緒世界。而讓兒童清楚自己的情緒世界,就必須使他們擁有更高的自由。因為自由確保了孩子情緒到來時的空間和時間上的自主性。
嬰兒降生時就擁有原始的情緒:恐懼、憤怒、哀傷、快樂、好奇,它們是生命出生時情緒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依靠這些基本的情緒,兒童發展和創造出豐富生動、感人、滋潤的情感世界。情緒有悲傷,也有喜悅,於我們來說,有些情緒會讓我們痛苦,而有些情緒則會讓我們雀躍,但不論哪種情緒都充滿了意義。
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3)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已經可以表達的孩子來發現這一秘密。
小小在大廳裡大哭著……老師聞聲趕來問:“告訴老師發生了什麼事?”
小小邊哭邊說:“我剛才打他了(手指向一旁的樂樂),我給他道歉,他不原諒我,我太難受了,我要哭一會兒。” 老師試圖安慰小小,“哦!真是件令人難過的事情。他可能太生氣了,他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原諒你,你等待一會兒吧。” 小小抽泣著說:“我太難受了,我要哭一會兒。” 老師說:“好的。需要老師陪陪你嗎?”小小搖搖頭,又開始放聲大哭。小小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他需要獨自和自己的情緒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大廳裡的哭聲停止了。老師又來到大廳想看看小小怎樣了。此刻,小小正坐在另一位老師的身邊說著什麼,看上去很放鬆。
哭就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小小難受了,他准許自己哭一會兒,這就是小小在學著照顧自己的情緒,傾聽自己的情緒。儘管這種照顧方式還比較基礎,但這表明照顧的意識已經在成長了。情緒幫助孩子過渡並接受了不能接受的事情。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也是一個開拓的過程。
悅悅3歲多,爸爸出差,每週五晚上回家。每次聽到敲門聲,悅悅就急切地放下手中的活動,衝到門口用力地開門,儘管動作還不是很熟練。門一開,
看到門前的爸爸,喜悅就會充滿她全身每一個細胞。她轉身跑回來,然後開始興奮地跳躍……她並不會首先主動讓爸爸抱她,而是要先用一段時間來釋放她喜悅和興奮的情緒。這好像是一段交響樂前的前奏一樣,當她將情緒釋放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爸爸就抱起無比快樂的她,旋轉……悅悅就在爸爸的懷裡興奮地大笑……
面對喜悅的情緒和麵對痛苦的情緒,這兩者同樣的重要。如果能在持續性的喜悅中度過自己的生活,人就會逐漸地產生穩定的幸福感、快樂感。同樣,如果能讓痛苦的情緒流動出去,生命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支援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所以,不論是讓孩子保持喜悅的情緒,還是讓其釋放痛苦的情緒,都可以讓孩子在生命中保持平靜和內在的愉悅,是對他生命的一種滋養。
情緒說來就來,對於孩子來說,情緒的離開也是說走就走。情緒的“大悲”(大哭)和情緒的“大喜”不斷相互轉換,以此發展到平靜和安詳。由於成人在情緒的成長上未走出兒童期,除了帶有兒童期的情緒特點,還累加了許多東西。成人的情緒像兒童情緒一樣說來就來,可讓它走就沒那麼容易了,這是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長期不照顧情緒、不傾聽情緒甚至壓抑情緒,使得各種情緒累積、固著的結果。
剛剛4歲,晚上在家看到媽媽獨自坐在沙發上鬱悶。觀察一會之後,剛剛關切地問媽媽:“媽媽,你怎麼了?”媽媽說:“媽媽有些難過,一會兒就好了。”剛剛理解地說:“難過了,你就哭一會兒,哭對你有好處,會讓你舒服的。”聽完剛剛的話,媽媽吃驚了,然後笑了起來。孩子在幼兒園這樣生活了,就學會了調解自己並觀察別人。
成人成長的經驗說:哭不好、哭不解決問題、哭讓人焦慮,甚至哭不是“男子漢”的作為……哭和笑,集中了我們痛苦和快樂的兩大情緒類別。成人對哭似乎都有一種本能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直接導致我們不接受孩子的哭,這就使孩子的情緒成長無法達到像身體和認知成長那樣的成熟。如果我們能完全熟悉、覺察自己的情緒,甚至一有苗頭就能覺察、傾聽、認可、照顧她,我們必然就能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我們可以讓情緒在合適的時候保護自己,也可以讓情緒在我們充滿喜悅和愛的柔軟
《完整的成長紀錄片》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