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怨念叢生 (第1/2頁)
非言非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重之淵二》最快更新 [aishu55.cc]
景驪雖然存心不良,端坐一旁看熱鬧,看了個不亦樂乎,不過他心裡很清楚,南夷降君的生死,對於這片剛被征服的土地上的百姓,有著特殊的意義,就算要殺,日後也有的是機會,根本不用急在一時,所以他在吊足了眾人的胃口,特別是衛衍的胃口以後,最後也樂得做出寬厚仁慈的姿態,饒了左思溟一命。
弘慶四年秋,南夷國正式併入景朝的版圖,隸屬雲州管轄,州治從原來的雲城遷往奉城,南夷降君左思溟被封作奉城王,隨皇駕一起北上歸京,原南夷國太子太傅息木,自請隨奉城王一同上京,鎮南將軍衛澤被留下來總領雲州軍務。
當衛衍隨皇帝出征在外,被皇帝看熱鬧的時候,他的兒子正在京城的衛家家學中,看別人的熱鬧。
衛敏文,永寧侯衛衍獨子,母不詳,幼時流落在外,多年後方被尋回,昭寧十二年末認祖歸宗,隨即衛家為其請封世子,翌日就得到了烈帝的恩准,於其父逝後襲爵,富貴安樂至終,一生不曾出仕。
在景史正冊上,河西衛家的永寧侯這支,後來也是人才輩出,有過無數彪留史冊的名字,但是對於第一代的永寧侯世子,記載卻極其簡單。
鑑於景烈一朝的史冊,被兩帝篡改過,要麼這位永寧侯世子的一生,就是這麼簡單,要麼留下來的記載,這麼簡單。
按照景史正冊為尊者諱的最大特點,答案通常是後者。
在野史上,這位永寧侯世子則留下過無數風流逸事,而永寧侯世子與世子夫人的愛情故事,更是在坊間傳頌了無數年。
至於那些傳說是不是真相?
既然正史上都沒有留下真相,野史上留下的,當然不可能是真相。
其實,在很多年前,這位永寧侯世子還有個名字叫景驊,他的身份是幽王遺腹子,他是當今皇帝的堂兄弟,被人稱作“幽王餘孽”。
後來他在永寧侯私縱幽王餘孽案的金殿重審中,經過一個曲折坎坷的故事,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永寧侯之子,驚呆了在場的無數朝臣。
雖然眾人在私底下,對這位永寧侯世子的身份真偽,有過無數猜測,雖然對於那場金殿重審的結果,依然還有人心存疑慮,但是這些東西事關皇家秘辛,在弘慶年間就很少有人敢當眾議論,更不用說在史冊上留下痕跡。
不管這位永寧侯世子,是不是真的是永寧侯的子嗣,既然皇帝說是真,衛家說是真,那麼他就算不是真的,也必須是真的。
如果有人去問衛敏文,他到底是不是永寧侯的兒子,其實他也不知道真相,他對此事的真偽也有過種種疑慮,但是他很清楚,如果他想好好活下去,那麼他就必須是永寧侯世子,除此之外,絕對不可以再有別的身份。
此時,衛敏文一邊喝著書童準備好的涼茶,一邊在看熱鬧。
那邊,衛家的小霸王衛敏時,正和人扭作一團,眾人拉都拉不開。
衛敏時是忠義侯衛澤的幼子,性格有些急躁,脾氣上來了連嫡親兄弟都敢動手,更遑論其他人。
忠義侯衛澤雖是武將,在軍中也有儒將之稱,繼承了衛家族長之位後,行事更是四平八穩,其夫人亦是知書達理之人,真不知道他們這兒子的脾氣,打哪裡來的。
忠義侯在家的時候,對這兒子,當然嚴加管教過,可惜他常年在外帶兵,在京裡的日子,一年中統共就沒幾天,難免疏於管教,而且他這兒子明顯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主,捱打的時候,認錯認得比誰都快,過了幾日,他的傷口好了,許多事也就忘到了腦後。
今日份的熱鬧,最後以衛敏時以一敵三,大獲全勝而告終,等他走回來坐定,衛敏文打發人伺候他洗手洗臉換衣服。
“不用這麼麻煩,敏文哥哥。”衛敏時拍了拍手,又拍了拍膝蓋上的灰,示意他全身上下都很乾淨,沒必要這麼麻煩。
衛敏文掏出素帕,給他擦了擦臉,然後把雪白的帕子上黑乎乎的印痕,擺到他眼前給他看:
“你是侯門公子,不是市井無賴,打算這個樣子出門見人?還是皮癢了,想回去再挨一頓罵?”
被他這麼一說,衛敏時頓時老實了下來,不再多話抱怨,乖乖讓人伺候著,把他剛才打架的痕跡全部抹除掉。
這對堂兄弟年齡相差不大,衛敏文比衛敏時稍長兩歲,兩人平常在老侯爺老夫人那邊住的時日比較多,雖然相處沒幾年,已經比一般堂兄弟要親厚許多。
再加上衛敏時每每在家學裡與人打
《九重之淵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6. 第六章 怨念叢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