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五十五 (第1/4頁)
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王一亭居士,特別發起大菩提心,聚集志同道合之人,建立了一所殘疾院,在上海南車站附近,使得那些無家可歸的殘疾人,安心住在其中,供給他們衣服飲食,以盡享天年。有手腳不完具的,派人照護,其中有眼能看物,手能作事的,隨他力所能及,參加各種勞動,來稍微貼補他的衣著用度。
又請通達佛法之人,數日一往其中,為彼演說改過遷善,閒邪存誠,信願唸佛,求生西方之法。俾彼等了知前因後果,聿修厥德,一心念佛,以期往生。庶可永離娑婆生死輪迴之苦,常享淨土常樂我淨之樂,其為彼等慮者,可謂懇切周摯,至極無加矣。
又請通達佛法的人,幾天一次到他們中間,為他們演說改過向善,去除邪念,保持誠心,信願唸佛,求生西方的佛法。使得他們明瞭前因後果,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一心念佛,以期往生西方。只有這樣才可以永離娑婆生死輪迴之苦,常享淨土常樂我淨之樂,可以說為他們考慮的種種情況,已經懇切周到真摯到了極點,無以復加了啊!
然人眾既多,所費實繁,端賴富有力者,發同體之悲心,捐無盡之寶藏,補天地化育之遺憾,培自己莊嚴之法身,則幸甚幸甚。
然而,人數既然很多,所須的費用必然繁多,這要依賴有財力的人,發起同體的悲心,捐出無盡的寶藏,來彌補天地化育的遺憾,培植自己莊嚴的法身,則非常欣慶。募修永嘉羅漢山景德禪寺疏
佛法深妙,非凡情所能測度。若非有大智慧,大辯才,大神通之聖人。而欲化導愚俗,共歸正法,舍拘墟之劣見,開性具之正知,各舍家珍,建立梵剎。俾得宏宗演教,作長夜之明燈,辦道修心,為苦海之巨筏者,誠非易易也。
佛法精深微妙,不是凡夫情見所能測度的。如果不是具有大智慧、大辯才、大神通的聖人,為了化導愚痴的俗眾共同歸向正法,捨棄狹隘低劣的見解並開發自性具足的正知,而各自施捨家中珍寶,建立梵剎寺院,以利於弘揚和修習佛法以作輪迴長夜中眾生的出苦明燈,生死苦海的大船巨筏,這實在不是容易的事。
永嘉羅漢山景德寺者,唐藤蘿尊者之所造也。按寺志,尊者不知何許人,於武宗會昌二年,乘木浮海而至瑞安巡簡司前,邑人異之,祈師登岸。由是一方之民,崇信景仰,有如活佛。
溫州羅漢山景德寺,是唐朝的藤蘿尊者所建立的。《景德寺志》記載,藤蘿尊者: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的人,在唐武宗會昌二年(842 年),乘著木筏渡海到了瑞安市巡檢使的官衙前,鄉鎮的人感到奇異,祈求法師登岸。因此,一方的人民,崇信景仰尊者,如同活佛一樣。
於是隨機開導,令生正信。逆知武宗將有滅法之兆,故其建立梵剎,皆悉從緩。至中宗繼立,佛日重明,尊者乃普遍化導溫州屬邑,共建梵剎十有八所,可謂大宏法化,為眾福田矣。
尊者從此隨眾生根機,加以開導,使令他們生起對佛法的正信。預知唐武宗將有毀滅佛法的徵兆,所以他使建立梵剎寺院的事,全都從緩。到了唐中宗繼位,佛教之光重明,尊者才普遍化導溫州的各個附屬城鎮,一共建造了十八所寺院,可以說是大宏法化,為眾生的福田啊!
羅漢山景德寺,乃其一也。其山峰巒峻秀,景趣清幽,為永嘉之首鎮,洵修道之靈區。其寺自唐迄今,歷一千一百餘年,其間宏揚法化,鼎革梵剎者,固難悉數。現以久未修葺,佛殿僧寮,傾頹殆盡,尊者聖蹟,將欲湮沒。
羅漢山的景德寺,就是其中一所。羅漢山峰巒峻秀,景緻清幽,是溫州的第一鎮,實在是修道的好地方。這座寺院從唐朝到現在,經歷了一千一百多年,這當中宏揚法化,重新翻建寺院的人,多不勝數。現在因為長久沒有修理,佛殿僧寮,傾頹殆盡,尊者聖蹟,將要湮沒。
邑人潘鑑宗,吳碧華,葉健雄等數十人憂之,共議興復。然以時局艱難,且縮小辦,擬建佛殿五楹,前殿三楹,兩廊寮舍十餘楹,俾凡禮誦棲息,各得其所。安住數位精修淨業之比丘居士,常住其中,專修唸佛三昧,以期自他同出娑婆,同生淨土,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耳。
鄉人潘鑑宗、吳碧華、葉健雄等幾十人覺得憂慮,共同商議興復。然而因為時局艱難,暫且縮小規模來辦理,打算建造佛殿五間,前殿三間,兩廊寮舍十多間,使得凡是禮誦休息,各得其所。安住數位精修淨業的比丘居士,常住其中,專修唸佛三昧,以期自他同出娑婆,同生淨土,為彌陀的弟子,作海會的良朋啊!
但以工程浩大,獨力難成,懇祈十方檀越善信人等
《印光法師語錄》 第55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五十五(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