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國大將 (第1/3頁)
大哥有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月的山中,秋風颯爽,袁耀童鞋的心拔涼拔涼的啊。
表白被拒了……
真慘。
太史慈很有水平的婉拒了袁耀的邀請,其實這也無可厚非,饒是誰也不可能僅憑對方三寸不爛之舌就投奔你去了,除非你有能力。
可是很顯然,如今的袁耀童鞋還沒有那麼大的魅力和能力,要名聲沒名聲,沒名聲可以去裝,去愛護百姓啊,可是袁耀頭上卻頂著個叛賊偽帝的名頭。要地盤沒地盤,沒地盤可以打啊,可是他現在寄人籬下又能如何?
太史慈很清楚,袁耀此人非池中之物,但是如今的情形,袁耀和孫伯符來比較一下,……傻子都能看出來選誰。
“咳咳。”
袁耀很大度,雖然有些尷尬,但心道不怪他,但是太史慈的話說的還是很有水平的,我暫時不會投奔你的,但是卻沒有把路全都封死。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不是嗎?
“**絲逆襲,任重而道遠啊。“
袁耀嘆了口氣。
“袁將軍,莫不如去陪我見見我老友?”太史慈很輕鬆的拋開了這個話題,哈哈大笑道,“與將軍剛才大戰三百餘合,果然這渾身上下通透舒爽啊!”
“是啊,與君一戰,頓覺神清氣爽。”袁耀也隨著太史慈的話跟著說道,自己總該要跟太史慈表現的志趣相投一些嘛。
“袁將軍的槍法過人,你我二人一會在老友之前再戰一番,我那老友恐能將你我二人槍法間的紕漏指出來。哈哈。”太史慈甕聲道,一夾馬腹直奔山林深處。
“老友?”袁耀的眼睛頓時瞪的溜圓,能讓太史慈稱為朋友的人自然不會是平庸之輩,恐怕又是大將或者是知名謀士啊。
“既然子義說的如此神乎其神,那我恐怕還得要見識一番了。哈哈。”袁耀緊隨其後,也是豪邁大笑,或者抓不住我們的神將子義,再抓個大將或者謀士也不錯啊。
“哈哈,袁將軍果然有意思。”看到袁耀的樣子,太史慈瞬間明白了袁耀的小心思,道:“我這朋友原本也是馳騁沙場的大將,但是現在卻不得不隱於山中,結廬而居,還望將軍不要戳他的痛處。”
太史慈佇立山坡上,停馬駐足觀望,與袁耀說道,話音剛落,接著又是一箭射出,將遠處一隻野豬直接射瞎了眼睛。
“哦?”袁耀更感興趣了,三國名將結廬隱居?
袁耀還真不知道是誰?在袁耀的意識之中,結廬隱居的不就南陽諸葛一位嗎?還非得三顧茅廬才出山幫助劉備,結果運籌帷幄天下計,硬生生是讓四處奔逃的劉跑跑佔了益州,最後成了蜀帝。
可這是廬江……地點不對啊。
“子義,你這朋友,叫什麼名字啊?”袁耀有些詫異,難道三國時期還有些將領不願出世,而是寧願結廬而居嗎?
我們的袁耀童鞋明顯是想偏了,結廬而居的都是些隱士,而隱士都是些謀士。但是太史慈卻又說是馳騁沙場的大將?
“儒將?徐庶周瑜一般無二的人物?”
袁耀頭暈了,秀逗了吧,要是真的廬江有這等人物,劉勳那貨怎麼可能不三顧茅廬來將這位大仙請出去?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科普一下歷史知識了。
東漢末年的“黨錮”( 東漢桓、靈二帝統治時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對宦官專權而遭禁錮的政治事件)之禍,使讀書人嚇破了膽識,也讓他們對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喪失了最後的信心。
董卓入京之後,更是有許多讀書人棄官歸鄉,當時甚至很多年少的讀書人索性不再過問世俗之事。一時之間,歸隱成風。
在這樣的背景下,衍生出一大堆的三國“隱士”。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大名鼎鼎的荊襄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等四人了。
司馬徽,字德操,龐德公送他雅號水鏡先生。因別人向他推薦名士時,他總是說“好、好、好”,故而又被稱作“好好先生”。
劉備入荊州時曾聘請司馬徽為官,但司馬徽並沒有應允,反而向劉備推薦“臥龍”、“鳳雛”二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荊州時徵聘司馬德操,而令人惋惜的是,此時司馬徽先生卻已因病逝世。雖然司馬徽才華橫溢,但是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
不過,經司馬徽教授的學生之中卻有許多不凡人物,諸如向朗、劉廙、李仁、尹默等人。(不過這些人,也不算出名啊!反正我是不清楚,不百度傷不起。)
還有一人名叫龐德公,也是荊州名士。
《手機三國策略遊戲》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國大將(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