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七章 無商不活 (第1/3頁)

聖閒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神人府離皇宮並不算遠,一路聽著李淳風的講解,很快就來到了神人府邸。

葉謹瑜大概的瞭解了一些符法的基本常識,符跟道家的五行一樣,有金木水火土之分,透過東南西北四方真文符印的有機排序組合,能得到一些金木水火土,風雨雷電冰之類的神奇效果;當然,使用符產生這些效果能達到什麼樣的威力,一是看施法者的修為水平,還有對符的理解程度;然後就是符的完美程式與好。

葉謹瑜自然是沒有法力的,所以他更關注符本身的問題,符的好與否,取決於幾個方面,第一個是制符者的水平,比方說制符者本身的法力強度,對符文組合的理解程度;就好比一個人寫作文,寫作能力越高,寫出來的文章自然就要好些;對字詞辭藻經典理論理解越多,碼起字來引經據典就越發熟練,越不容易出現將成語典故用錯地方的低階錯誤。

除了制符者的水平外,還有制符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複雜點的會開壇作法,請神上身,然後來個鬼畫符的;稍簡單的有腳踩八卦,身遊四方,像跳大神一樣,引導全身法力凝聚筆尖刻畫符文的;更簡單的就是直接畫了,這種方法最方便,也用得最多;因為施法者每次碰到的情況不盡相同,所以用符也儘可能的因地制宜,這樣才能以最省力的辦法達到最佳的效果。最簡便的就是雕版印刷了,選好符文,雕刻在特殊的板上,以硃砂、油墨或血液等畫符材料為墨,然後在符紙上,直接一按一張,一按一張;至於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東西效果能有幾何,李淳風也不敢保證。

在這些正統的方法以外,還有一些比較另類的,比方說用舌尖畫符,因為舌頭代表心,心在五行中屬火;以心火配同樣屬火性材料的硃砂,畫出來的符據說威力更強,所以為了增強效果有棄筆用舌尖畫符的;至於真實的效果如何葉謹瑜也不清楚。

按照葉謹瑜的理解裡,這畫符的方法就像碼字人使用輸入法一樣,有人用拼音,有人用五筆,有人用手寫;還有人用語音輸入。雖然方式不同,但結果殊途同歸,各種輸入法要硬說區別吧,可能就是速度還有錯字率上有些不一樣而已。只是相比不同的輸入法來,不同的畫符方法所達到的結果要複雜得多。

除了制符者的能力和制符方法外,然後就是符的材料了。符的材料分符基和墨,符基就是符的載體了,紙張是最常見的,只是隨著符的屬性不同,紙張的顏色各異,大體分黃、藍、粉、綠、紅、紫、黑幾種;其中以黃白兩種紙最普遍;除了紙張,木材也是重要的符基,桃木、柏木、棗木都是很常用的載體;另外還有磚塊、石塊以及布、絹等紡織品也能用在畫符上面。

對於符基材料,葉謹瑜多問了一句:“不知道鐵板或者銅板能不能畫符呢?”

對於這個問題,李淳風的回答是:“好像不能,從來沒聽人說過能在鐵器上畫符的;不過聽說前人造過鐵製的法器。”

李淳風給不出答案,國師在後面也是一臉思索的便秘表情,估計也是因循守舊,壓根沒想過在鐵器上制符。依葉謹瑜自己的理解,估計是金屬製品屬於導體,不像紙張木頭磚石那樣是絕緣體,法力無法在導體中形成迴路;但問題是硃砂和墨水之類的,應該也是不導電的啊;不過話說回來,法力也不是電,可能這些畫符的材料雖然不能導電,但是卻能讓法力通行吧。這樣子的話,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警用電棍又能啟用火符呢?

無解。

步行了半個小時左右,幾人終於來到了皇帝賜給葉謹瑜的神人府……所在的坊市。

唐代長安城實行的是坊市制度,每個坊就像一個單獨的小城,內部構造更加完善,每個坊內都有十字街道,分別稱為東街、南街、西街、北街,由此劃分出的四個區域內再設小十字街,形成了十六個區塊,也分別有專稱,如此整齊的規劃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統治者居高臨下便於控制;另一個是整齊的佈局使逃亡的罪犯無處藏身,官司機構、居民宅第與市場不相混雜,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

市政斧對坊的管理非常嚴格,統一以鼓聲為準,由每坊的坊正負責坊門的啟閉。早上五更二點自宮內“曉鼓”聲起,諸街鼓順序敲動,坊門開啟,鼓要敲到天亮為止,每晚鼓聲敲響關閉,不許出入。夜晚實行全城街道嚴格宵禁制度,如果有“犯夜者,笞二十”,即便是官員也不例外。對市的限制也很苛刻“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三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

這種制度是一種人為的格局,而不是城市自然發展的產物,與城市的功能嚴重背離,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和人際間

《假如地球的科技樹點歪了》 第二十七章 無商不活(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