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1章又要遷都 (第1/2頁)

迦太基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產兒又如何?只要是老子用錢砸,砸也砸出一個大胖小子。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萬萬不能。趙樸就不信了,靠著大大量的金錢投入,不斷的招募優良的工匠,精通機械製造的讀書人,再加上爵位的誘惑,金錢的獎勵,趙樸就不信砸不出一個新紀元。

在趙樸興致沖沖的返回皇宮時,一個驚人的訊息傳來,金軍南下了,這次規模比前兩次還巨大,三路大軍共計五十萬,好似潮水一般,湧向了整個大宋,一路之上,勢如破竹。

宋朝的官吏不是望風而逃,就是望風而降,只有那一些較大的州縣抵抗劇烈。

而此時,朝廷的各個大員再次匯聚在一起,不斷的討論著。

商討著金軍南下的路線,以及宋朝的抵抗方針。此時黃潛善,因為某些原因,早已經退居第二線了。如今執掌朝政的是汪伯彥、趙鼎、範宗尹三人為主,分別執掌中書,樞密院、三司使。如今朝內的大部分奏章,只需要三人點頭,便可以下中旨了,只有一些懸而不決,或是軍情重事,趙樸才親自出手。

不過即便是出手,趙樸也多以三人的提議為準,很少駁倒。

穩定,壓倒一切!

趙樸有自知之明,在之前他只是一個閒散王爺,沒有從政經歷,可以說政治上的小白也不為過。比起這些在朝廷上混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老油條差了很多,還是尊敬三位臣子的意見為主。目前主要以實習為主,多看少說,積累從政經驗。

依靠著這三位臣子,可能不會出現太大的進步,相對而言,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漏洞。至於這些臣子,藉機結黨私營,或是從中收取好處,趙樸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是做得太過分,只要不是威脅了他的利益,他就懶得動彈。

比如,三位大臣,曾經建議給宗澤、李綱、張所等部,派遣監軍,結果被趙樸拒絕了,而軍法司活動範圍也僅僅是在八字軍。

曾經有大量的彈劾李綱的摺子上來,趙樸也拒絕了。

曾經,樞密院提出過一個個戰略部署,想要如何如何。趙樸看了之後,就發了出去。只不過在末尾上寫到,“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也就是說,樞密院只是提意見,可以執行,也可以不執行,一切都是看具體情況。

在趙樸看來,如今中央已經對地方失去了掌控,唯一對地方能施加影響的,也只有名分了。

派送監軍,無非是被架空,或者是爭吵不斷,意不大義,都會變成漿糊,與其如此不如,不派遣監軍,讓臣子感到信任。

…………

不過局勢越來越差,金軍的攻擊勢如破竹。

河北的一些州縣相繼淪陷,金軍已經逼近了黃河,只要是渡過了黃河,只需要戰馬一天的急速賓士,就可以威逼應天府,包了餃子。作為陪都的應天府,立時風聲鶴唳,城內的百姓惶恐不已,一些富商,權貴之流,再度開始跑路。

在朝堂之上,建議遷都東南的聲音,也再度響徹了起來,有種壓倒性的優勢。

“陛下,只要金軍過了黃河,距離應天府已經有百里之遙,應天府已經現於金軍鐵騎之下,靠著不到四萬多的大軍,難以守住應天府。此時必須要遷都,不然陛下危險了!“汪伯彥勸說道。

趙鼎立刻道:“陛下,不能遷都呀!一旦遷都,軍心動搖,黃河沿線的守軍,河北等地的孤城,將徹底淪陷,幾十萬義軍將徹底失望,那時大事去矣!”

“你這是陷陛下於死地,當初就是聽信奸臣之言,兩位先帝,呆在汴梁未離去,結果有靖康之恥;莫非你想要再度上演靖康之恥嗎?”範宗尹道。

此時朝堂再度吵鬧成一圈,而主戰遷都的意見,已經是佔據了主流。

分析了一下局勢,趙樸覺得遷都勢在必行,應天府地理位置不如長安,城牆防護不如汴梁,再加上兵少,守住應天府的機率很小。此時宋朝的正規軍幾乎是全軍覆沒,新組建的軍隊,還在操練中,戰鬥力低下,守城還可以,若是救援應天府,絕對是被圍點打援,消滅在半路上的下場。

不過如何遷都?遷都在何方?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趙樸神色中閃過一絲憂愁,很多時候,遷都變成了戰略大潰敗,負面的影響太大了。一旦遷都,黃河防線,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幾乎是軍心動搖,用一潰千里形容也不為過。真是一個難題,進退無路!

而底下的吵鬧依舊存在,吵吵鬧鬧,雙方爭奪得不可開交。

“啪!”趙樸一拍桌子,頓時間吵鬧聲

《穿越到靖康恥救了公主小說》 第161章又要遷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