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洪承疇的新去處 (第1/3頁)
路過的餘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冰河時期的夏天總是那麼短暫,剛剛進入八月份,北方的氣溫就開始下降了。彷彿一夜之間,秋風蕭瑟,細雨綿綿,京城的天空被陰雲籠罩,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
皇宮內,朱由檢坐在龍椅上,眉頭微皺地看著窗外的雨幕。他身上穿著一件厚實的羊毛衫,這是皇后特意讓人送來的,保暖效果非常好。羊毛衫柔軟而溫暖,讓朱由檢感到一股舒適的暖意。
朱由檢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有這麼一位體貼入微的皇后。他知道,這件羊毛衫不僅是皇后對他的關心,更是她對整個國家的責任和擔當。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每一份關懷都是如此珍貴。
雨絲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打溼了宮殿前的石板路,泛起一片片漣漪。朱由檢靜靜地凝視著這一切,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拿著手上的身份證,看來自己是想多了。
是的,當他聽到工部說能做身份證之後,心中竟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他想象著這張身份證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當他拿到手時,卻不禁感到有些失望。這所謂的身份證看起來並不起眼,甚至可以說是簡陋。它就像是一本縮小版的奏摺,但尺寸卻比奏摺小得多。
這本小冊子的第一頁記載著持有者的姓名、籍貫以及家庭人口情況。接下來的頁面則是一片空白,彷彿是等待未來填寫的空白篇章。這種設計讓人聯想到戶口本,但又有所不同。朱由檢看著手中的身份證,心中湧起一絲失落感。他原本期望能夠看到更先進、更精緻的證件,以顯示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但現實卻是如此簡單而樸實。
不過,他也明白這已經是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畢竟,比起過去的路引來說,這樣的身份證無疑是一次巨大的進步。儘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仍然代表了朝廷對於戶籍管理的重視和努力。
“也行,至少進步了,不是嗎?”朱由檢自我安慰地想道。雖然對身份證的外觀略有不滿,但他還是決定將其交給王承恩,讓他去內閣,讓閣臣們推行這項制度。畢竟,重要的是實際效果而非形式。希望透過這一舉措,能夠更好地管理百姓,提高社會治理效率。
於此同時,西直門外水泥旁邊,一片巨大的開闊地,已經開始動工,這裡將修建近千棟新式住房,來緩解京師的住房壓力,拆遷工作已經完成了,西直門外民居不多,後來水泥路修好了之後才陸陸續續的新建了一些房屋。在朱純臣的銀兩攻勢下,這些房屋的主人,紛紛把房子賣給了商會。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大明的第一批地產開始動工。
建築局招募了數千勞工在這裡幹活,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從西山運過來。於是這裡變成了最熱鬧的集市之一,因為修房子不同於修路,工地不會隨時在走,這些工人也要吃飯,所以,各種賣早餐。午飯。甚至賣衣服,皮鞋的,都來到這裡支個攤。西直門外的空地上,漸漸形成了一個集市,老百姓稱它為西市。
海外 稻米的上市,也讓京師的米價瞬間從二十兩降到了五兩。就不再降,價格還是要比最開始要貴。因為戶部出售的稻米就是五兩,一直如此,所以價格跌不下去,也漲不上來。包括從南方來的新米。這讓南方的大地主受不了了,不是說好了二十兩銀子一石嗎?騙子,都是騙子,都是騙子。
正在東暖閣裡看雨的朱由檢,聽到王承恩的奏報,“皇爺,兵部轉來呂大器的摺子,還望皇爺瞧一眼。”
“拿過來吧”
王承恩恭敬的把摺子遞到了朱由檢的手上,朱由檢開啟仔細的看了看,然後哈哈的笑了起來。“不錯,鄭森不錯,但是朕也不能白要鄭家的船,傳旨加封鄭芝龍為一等男爵。讓呂大器付銀子給鄭芝龍。”
“皇爺,為什麼加封鄭芝龍,而不是加封鄭森啊。”
“鄭森還小,讓他多歷練歷練吧,就把這次功勞加到他爹身上吧。讓人給鄭芝龍說清楚。順便告訴呂大器,讓他儘快掃平躲在海上的倭寇。”
“奴婢遵旨。”
這時外面小黃門來報,說兵部尚書楊嗣昌求見。
“哦,讓他進來,”
楊嗣昌快步的走進東暖閣,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水打溼了,朱由檢連忙讓小太監拿來乾布,讓楊嗣昌擦一擦。楊嗣昌伸手拒絕了,連忙從袖子裡掏出一個摺子說道:“陛下,山東威海衛來報,說是建奴進犯。”正要接摺子的王承恩也愣了一下。建奴不是在遼東,怎麼跑山東去了?連忙接過摺子遞到了朱由檢的手上。
朱由檢一邊接著摺子,一邊說道:“怎麼回事,建奴是怎麼跑到山東去的
《朱由檢逃跑》 第85章 洪承疇的新去處(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