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變黃穩溫階段是菸葉主要的變黃階段,香氣前體物質將大量形成,並達到轉火要求的變黃與失水程度。此期要求乾球溫度穩定在34-36℃。維持乾溼差2℃。溫度高低主要靠燒火控制,乾溼球差大小靠排溼窗、熱風洞調節。

菸葉變化首先應使葉片適度變軟,進而是支脈變軟,到轉火之前主脈1/3左右變軟不易折斷,葉片達到基本全黃。菸葉變黃程度與失水程度應協調同步,這兩項指標中有一項達不到要求,都不宜轉火。若發現菸葉失水不足,可開大排溼窗和再開啟1-2個熱風洞,以降低溼球溫度,以此降低炕內溼度,加速菸葉低溫脫水,若發現菸葉變黃不足,可持續延長時間,使菸葉達到要求的變黃程度;若發現菸葉脫水過多,變黃不足,應加強保溼,必要時向熱風洞口或冷風洞口內適量加水補溼。

在穩溫階段應注意檢查菸葉變化情況,若發現裝煙過密造成上下氣流不通,溫差較大,或者上下棚菸葉之間的變黃失水差異過大,可適當開大排溼窗和增開熱風洞,促使氣流走順,縮小垂直溫溼度差。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注意充分發揮排溼窗和熱風洞的排溼作用,儘量少用冷風洞;又要防止垂直差異過大,適當增開熱風洞,甚至起用冷風洞。

B定色階段:定色階段的技術要求是加大燒火,加強排溼,穩住溼球溫度,升高乾球溫度。在保持溼球溫度適宜且穩定的前提下,主要靠乾球溫度升高降低炕內溼度。

定色升溫階段是決定菸葉外觀質量的關鍵階段,也是影響菸葉內在質量的重要階段。一方面菸葉要在升溫過程中最終完全變黃;另一方面,回青、烤青、掛灰、蒸片、糟片等不良現象易於在此階段出現,而且部分香氣物質正在邊升溫邊乾燥過程中發生。所以必須精心操作,不能掉以輕心。

此階段溼球溫度依照鮮煙素質,穩定保持在36-38℃,不可過低過高,也不能忽低忽高。在菸葉勾尖卷邊即小卷筒(44-46℃)以前,乾球溫度以平均℃/h左右的速度升高,之後以-1℃/h的速度升高到52℃。在升溫過程中,溼球溫度通常按時段來掌握:在乾球溫度36-40℃時,保持乾溼差2-4℃,即溼球溫度為34-36℃;在乾球溫度40-48℃時,保持溼球溫度36-38℃;在乾球溫度48-52℃時,保持溼球溫度37-38℃。溼球溫度前低後高有利於菸葉烤黃、烤鮮、烤香,且比較安全,不易出現失誤。

在乾球溫度40℃之前,應使葉片充分變黃,二級支脈也大部分變黃,一級支脈也開始變黃。在44℃以前,一級支脈大部分變黃,在46℃以前,一級支脈基本變黃,主脈大部分變黃。與此同時,菸葉的失水程度在40℃達到卷尖,葉邊開始乾燥捲縮(俗稱勾尖卷邊)。44℃達到主脈充分發軟,不易折斷,葉片開始因較多失水而捲縮(俗稱軟捲筒);48℃時達到葉片2/3左右乾燥,只剩靠近主脈的兩側不幹,並近一步失水捲縮(俗稱小卷筒)。

只要菸葉變黃程度與失水程度中有一個達不到上述標準,溫度都不宜超過相應的範圍。

升溫階段要精心操作,既要升溫,又要大量排溼,必須做到燒火要穩,升溫要準,不能猛升,更不能掉火降溫。要保持排溼順暢,進風均勻,使菸葉順利脫水,均衡乾燥。

升溫定色並非越快越好,操作上要確保變黃,但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加速已變黃菸葉的脫水定色。

定色穩溫階段是決定菸葉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的關鍵階段,因為致香物質主要在此階段形成。此階段乾球溫度穩定保持在52℃,溼球溫度穩定保持在37-38℃。主要靠充分延長時間確保致香物質的大量形成,以及全炕菸葉的完全定色。

在達到定色穩溫階段時,頂棚菸葉已基本乾燥,下棚菸葉的葉尖、葉邊已乾燥。

定色穩溫階段必須給予較高的溼球溫度和較充分的時間,至少應在16h以上。只有保持足夠的時間才能使菸葉在乾燥過程中形成豐富的致香物質,提高內在質量。

對多數菸葉而言,溼球溫度只有達到38℃左右,才能確保菸葉定色後色澤鮮亮,油份較多。乾球溫度不可過高,也不能掉火降溫;溼球溫度不可偏高偏低。偏低時菸葉定色後顯得乾燥欠油份,色澤欠光澤;偏高時菸葉色深色暗,過高還可能造成烤紅或區域性烤黑。溼球溫度忽高忽低,菸葉烤後色澤不鮮。

C幹筋階段:幹筋階段的技術要領是控制幹球,限制溼球,減少通風,適時住火。在保證乾球溫度不過高,溼球溫度不過低的工藝條件下,主要靠時間長短使菸葉實

《曾祖奇人物簡介》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