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天官介紹 (第1/2頁)
三局破碎清華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官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天神,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
。
?
起源與信仰:天官起源於道教對天、地、水三神的崇拜,是三官之一。其信仰由來已久,在道教建立之初就被信奉,被視為主要神靈祀奉和朝拜
。
?
職責與功能: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賜福降祥,消災解厄,被民間視為“福神”
。
?
形象與象徵:通常被描繪為威嚴莊重的神只,頭戴紫金冠,身披雲霞袍,手持玉如意,端坐於雲端之上
。
?
相關節日與習俗:正月十五上元節是天官的誕辰,人們會舉行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等慶祝活動,還會向天官大帝祈求賜福降祥
。
天官在道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具體表現如下:
?
起源與早期地位:天官是道教最早尊奉的三官大帝之一,源於東漢末期張道陵開創的五斗米道,當時以天、地、水為三官,透過“三官手書”為教徒消災治病,可見其在道教創立初期就佔據重要位置.
?
神階與隸屬:天官全稱為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元陽大帝紫微帝君,隸屬玉清境,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其地位僅次於三清、四御
,屬於高階神仙.
?
職責與影響:天官的主要職責是賜福,總主諸天帝王,能在正月十五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因此被民間廣泛信奉為“福神”,天官賜福的觀念深入人心,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也反映了道教文化與民間信仰的緊密結合.
?
廟宇與祭祀:全國各地有很多專門祭祀三官大帝的三元殿和三官廟,如廣州的三元宮,
每逢正月十五上元節,即天官的誕辰日,道觀會舉行法會等宗教活動,民眾也會前往廟宇祭拜天官,懺悔罪過,祈求賜福免災.
天官賜福的觀念在民間流傳主要有以下方式:
宗教傳承與推廣
東漢末年張道陵開創五斗米道,將天官賜福等三官信仰納入教義,聲稱可幫病人呈悔過書給天官獲福,其子孫繼續傳道,使該信仰不斷發展,後經唐朝李唐王朝對道教尊崇,得以進一步推廣.
節日習俗的影響
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是天官誕辰,人們會在這天祭拜天官,準備牲禮,將願望寫在燈上放天燈,祈求賜福,逐漸演變成元宵節、燈節等習俗,而唐宋以來道教上元節慶祝活動走向民間,形成觀花燈、吃元宵、猜燈謎等風俗,使天官賜福觀念深入人心.
藝術形式的傳播
?
圖畫與年畫:民間有多種多樣的“天官賜福”圖畫、年畫及門神畫等,如天官作一品大員模樣手持“天官賜福”誥命,或懷抱如意、童子等,寓意天官賜福、平安富貴等,表達人們對福氣的嚮往.
?
戲曲表演:元明雜劇有《天官賜福》,在喜慶節日演出,地方戲也有相關劇目,搬請天官等福神出場賜福,雖形態各異,但都演繹天官賜福信仰,使其廣泛傳播.
文字語言的運用
“天官賜福”成為常用祈福吉祥語,出現在對聯、俗語中,如上聯“吉慶有餘”,下聯“天官賜福”,橫批“百無禁忌”,還被用於祝福他人,體現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使其在日常交流中不斷流傳.
民間信仰與崇拜
人們將天官奉為福神,透過立神位、貼“天官賜福”字樣等方式祈求庇佑,使其信仰普遍化,且該信仰與中國傳統農耕文化中對豐收、富足生活的期盼相契合,更易被接受傳承.
以下是一些天官的故事:
李天官改聖旨
明朝崇禎年間,天官李文正見泗州遭旱災,百姓困苦,便上奏請求免去泗州三年皇糧,卻遭西宮娘娘阻撓。後來西宮娘娘要求免去其家鄉四川的皇糧,李天官巧妙改動聖旨,將“四川”改為“泗州”,成功為泗州百姓免去皇糧。雖因此獲罪,但他坦然面對,其勇氣和擔當贏得滿朝文武尊敬,皇帝最終免去他的死罪。然而西宮娘娘仍懷恨在心,設計誣陷他,李天官最終吞金自盡,泗州百姓為紀念他,在城西北堆起“天官墓”,並形成在房樑上貼“天官賜福”紅紙條的傳統.
戚天官對弈
崇禎年間,戚天官出巡至泗州,
《幽冥靈貓裝備搭配》 第142章 天官介紹(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