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上屋抽梯(一) (第1/2頁)
忙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屋抽梯”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八計,屬於並戰計。
這一計的原文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主要是指故意給敵人可乘之機,誘導敵人向前深入,然後切斷其支援和退路,讓敵人陷入絕境。
從實際運用來說,有一個經典的案例是劉琦問計諸葛亮。劉琦為了躲避後母的陷害,在高樓上請諸葛亮為他出主意。諸葛亮不肯說,劉琦就命人撤掉樓梯,讓諸葛亮處於沒有退路的境地。諸葛亮這才給劉琦出主意,讓他請求外出鎮守江夏,以此躲避災禍。在這個例子中,劉琦就是巧妙地運用“上屋抽梯”,讓諸葛亮不得不為他出謀劃策。
在軍事領域,此計也經常被使用。比如,先故意給敵軍一個看似有利可圖的進攻路線或者據點,等敵軍深入後,就斷掉他們的後路。敵軍因為沒有了後援和退路,心理上和實際作戰條件上都會陷入被動,這樣己方就可以更有效地殲滅敵人。不過,這一計要注意把握好時機,不能讓敵人輕易識破,而且在運用時要考慮到切斷後路後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力量殲滅敵人,避免“引狼入室”的情況。
在商業競爭中,有一些公司會採用“上屋抽梯”的策略。例如,某些科技公司會先以低價策略吸引競爭對手進入一個新興的細分市場。當競爭對手大量投入資源,如建立生產線、拓展銷售渠道後,這家公司再憑藉技術專利或者獨家資源等手段,抬高行業准入門檻,切斷競爭對手的後路。就像之前一些智慧手機品牌在初期以低價手機搶佔市場份額,等其他小品牌跟進後,再透過壟斷高階晶片供應或者作業系統升級來擠壓對手的生存空間。
在求職場合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有些不良公司會以高薪職位吸引求職者前來面試,要求求職者先完成複雜的專案方案或者提供創意。等求職者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完成後,公司卻以各種理由拒絕錄用,然後利用求職者提供的方案來完善自己的專案,這也是一種“上屋抽梯”。
在人際關係方面,也有這種情況。比如,有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先鼓動他人去參與一些爭議性的活動。當他人陷入困境或者受到指責時,這個人卻置身事外,不再提供支援,讓對方獨自承擔後果。
以下是一些中國古代戰爭中“上屋抽梯”的成功戰例:
桂陵之戰
- 背景:戰國時期,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援。
- 過程:孫臏採用“圍魏救趙”之計,直搗魏國都城大梁。魏軍回師救援,龐涓率魏軍主力與齊軍在桂陵相遇。齊軍佯裝敗退,龐涓中計追趕。齊軍利用有利地形設伏,等魏軍進入包圍圈後,突然出擊,大敗魏軍。
馬陵之戰
- 背景:魏國在桂陵之戰後仍具有一定實力,企圖報復齊國。
- 過程:齊國再次派田忌、孫臏率軍迎敵。孫臏採用減灶之計,第一天設十萬灶,第二天減為五萬灶,第三天又減為三萬灶。龐涓誤以為齊軍大量逃亡,於是率領輕銳部隊追趕。齊軍在馬陵設下埋伏,當魏軍進入馬陵的狹窄道路時,齊軍萬箭齊發,龐涓身亡,魏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楚漢相爭之井陘之戰
- 背景:楚漢相爭時期,劉邦派韓信和張耳率領一萬餘漢軍去攻打趙國。
- 過程:韓信將軍隊背水列陣,故意示弱。趙軍見漢軍背水一戰,以為有機可乘,傾巢而出。漢軍與趙軍激戰一段時間後佯裝敗退,趙軍追擊。漢軍退到河邊與預先埋伏在那裡的漢軍會合後,回身再戰。此時,漢軍的兩千輕騎趁趙軍大營空虛,衝入趙營,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旗幟。趙軍見大營被佔,軍心大亂,漢軍兩面夾擊,大敗趙軍。
魏楚之戰
- 背景:戰國時期,楚國起兵十五萬欲伐魏,魏軍三十萬迎敵。
- 過程:魏軍起初攻城不利,傷亡慘重,且楚王親自督軍前來增援。龐涓採用孫臏的上屋抽梯之計,故意向楚軍示弱,謊稱三分之一的步卒因水土不服染病,引誘楚軍出城決戰。同時,魏軍留十萬人馬於寨中,二十萬人馬向上城之南進發五里,留下五萬人馬,另外十五萬人馬折返進入楚國腹地。楚軍出城後,魏軍封住其回城之路,兩面夾擊,楚軍大敗,被迫與魏國簽訂城下之盟。
在現代商業競爭中,“上屋抽梯”之計有多種應用方式:
市場準入與技術壟斷
- 低價吸引與門檻提升:一些大型科技企業在新興技術領域,先以低價甚至免費的
《借古鑑今的古詩》 第197章 上屋抽梯(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