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怒傾帝王(一) (第1/2頁)
忙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怒傾帝王” 是鬼谷子七十二術中的第三十四計4。其原文為:“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怒者,動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遊說或影響他人(這裡的物件甚至可以是帝王這樣的最高統治者)的過程中,有平和、正當、喜悅、憤怒等不同的方式和態度。而 “怒” 這種方式,能夠引發對方情緒上的波動,使其內心產生動搖和變化。
所謂 “怒傾帝王”,就是明智之士善於運用 “怒” 這種策略來觸動帝王,使帝王的情緒和決策受到影響,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謀士可能會透過言辭或行為有意地激起帝王的憤怒情緒,讓帝王在憤怒的狀態下做出一些原本可能不會做的決策,或者讓帝王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和態度發生轉變。這種策略的關鍵在於準確地把握帝王的心理和情緒狀態,以及恰到好處地運用 “怒” 的手段,既不能過於激烈導致帝王的反感和牴觸,也不能過於輕微無法起到觸動的效果。
不過,這一策略的實施需要非常高的智慧和技巧,因為帝王作為最高統治者,其權力和威嚴不容輕易挑戰。如果運用不當,不僅無法達到目的,還可能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怒傾帝王” 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策略,只有那些真正瞭解人性、善於把握局勢的人才能運用自如。
以下是一些可能可以考慮使用 “怒傾帝王” 之術的情況示例,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策略在現代社會的適用性較為有限,更多是從歷史情境中進行分析。
一、進諫糾正重大錯誤決策時
在古代,當帝王做出可能危及國家存亡的重大錯誤決策時,忠臣可能會採用 “怒傾帝王” 之術。例如,面對帝王執意要進行一場明顯勞民傷財且可能導致國家陷入危機的大規模戰爭。一位有膽識的大臣可能會在合適的時機,以激烈的言辭和悲憤的情緒指出戰爭的危害,激發帝王的憤怒,讓帝王在憤怒之後冷靜思考,從而有可能改變決策。大臣可能會說:“陛下,您此舉乃是將百姓推向水深火熱之中,國家將因此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臣等痛心疾首,陛下豈能不顧江山社稷與百姓安危!” 透過這種強烈的情緒表達,觸動帝王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使其重新審視決策。
二、激發帝王的責任感
當國家面臨重大危機,而帝王卻消極怠政時,可使用此術。比如外敵入侵,國內民不聊生,但帝王卻依舊沉迷於享樂。忠誠之士可能會以憤怒的態度呈上奏章或當面向帝王陳說局勢的嚴峻,喚起帝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陛下,國土淪喪,百姓受苦,您卻在此享樂,置國家於何地?臣等為陛下之臣,為國家之民,痛心疾首!陛下當奮起,帶領我等保衛國家,拯救百姓!” 以這種憤怒的表達,激發帝王內心的愧疚和擔當,促使其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應對危機。
三、揭露奸佞誤國
當朝廷中出現奸佞之臣矇蔽帝王、危害國家時,正直之士可以利用 “怒傾帝王” 之術。例如,發現奸臣貪汙腐敗、結黨營私,嚴重影響國家的治理和穩定。有正義感的大臣可能會在朝堂上憤怒地揭發奸臣的罪行,以激烈的言辭和堅定的態度讓帝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陛下,此等奸臣,禍國殃民,若不剷除,國家危矣!臣等不能坐視不管,懇請陛下明察秋毫,嚴懲奸佞!” 透過這種方式,引起帝王的憤怒,促使帝王對奸臣進行懲處,以正朝綱。
以下是一些歷史上使用 “怒傾帝王” 之術成功的案例:
魏徵直諫唐太宗:
魏徵是唐朝著名的諫臣,以直言敢諫聞名。他多次在朝堂上不顧唐太宗的顏面,直言進諫,指出唐太宗的錯誤和不當之處。例如,有一次唐太宗玩鳥,看到魏徵來了,怕被魏徵批評,就把鳥藏在袖子裡,結果鳥被悶死了。魏徵藉此事件向唐太宗進諫,指出皇帝不能因為玩樂而荒廢政事。這種直言不諱的進諫方式,雖然有時會讓唐太宗感到憤怒,但也讓唐太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成為一代明君。魏徵的 “怒傾帝王” 之術成功地幫助唐太宗糾正了許多錯誤,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海瑞罵嘉靖:
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朱厚熜迷通道教,不理朝政,導致國家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海瑞對嘉靖皇帝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於是他寫下了著名的《治安疏》,對嘉靖皇帝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在書中,海瑞直言不諱地指出嘉靖皇帝 “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意思是說老百姓都被搜刮乾淨了,沒有錢用了。這篇疏文可以說是對嘉靖皇帝的一種 “怒罵”,讓嘉靖皇帝看後大怒。
《借古鑑今的意思》 第78章 怒傾帝王(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